很早年的一个同事昨晚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五十分钟之后我去看充电进度,才发现有一个未接来电,若是早年我立即回电过去,如今已经没有了回电的欲望,想了想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如果是要紧事他会继续来电的,大抵不过是问问近况,到如今年纪,我的电话、微信、QQ和短信基本少到不用了,当然除了单位那些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各种碎碎信息。我现在的一个心态是,接到电话是我们的缘分,那就天南海北聊聊,多半是我听别人聊,我已经不爱说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接不到电话,那说明我们没有缘分,多半我都懒得回复过去,从人情世故来看多显得不近情理,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就是越来越不爱跟人沟通交流了,内心里有一千种拒绝去外联。
是不是部分人上了年纪,就不爱跟太多人交往了,不喜欢迎合别人,不喜欢被别人限制自由,独来独往确实是孤独了一点,伴随的是自由来去,就看你自己是不是喜欢了。比如爬山,很多人喜欢呼朋结伴,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但我却喜欢一个人说走就走,说停就停,不喜欢等别人,或者不喜欢按别人的路线行走,难道不合群是一个错吗?我们没有干涉别人的自由,干扰别人的生活,仅仅是不合群的运动,何错之有?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去做孤僻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是要走出去,有自己的良师益友,有自己的好朋友,我讲的是人生已经走到四十不惑阶段之后,性格、生活、工作可能基本都定型了,这个时候你不爱凑热闹,那就回归本心吧,没必要一定要去呼朋结友,营造一种高朋满座的假象,其实自己心理很难受。
我一直喜欢读的一本书是《觉知生命的七封信》,是缅甸一个佛教徒和朋友的往来书信集结成书的,他追求的那种内心平静很让我赞同,他喜欢在森林中打坐,结茅庐而居,不喜欢像其它佛教徒那样到处去演说,也不喜欢到处和人辩论,他提到了一点:我们现在很多人说自己能独处,但是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玩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果你什么都不玩,什么都不思考,静静地坐在那里,躺在那里,去观察内心,或者观察周围的事物,在家里或者在山野里,你还能做得到吗?内心平静、随缘和放下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只有到真正遇到问题、矛盾、挫折、麻烦等事情的时候才能见真功夫。
我的夫人经常批评我,就是上面那件事当时就批了我,干嘛不回一个电话呢,你那包月每月免费几百分钟都用不完,确实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