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生是“三段式”,第一段是学习阶段,第二段是工作阶段,第三段是退休阶段。每个阶段之间泾渭分明,下一阶段的开始基本就意味着上一阶段的结束。
现在呢,我们的人生开始出现“多段式”的趋势,学习与工作越来越多的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我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职业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锤定音”,相反,我们可能会经历至少一次的职业方向转换。
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如此多变的世界里生活,我们究竟该抓住哪些不变的东西呢?
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两点:
第一,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就像十年前,我们不知道在十年后的今天现金几乎不再使用,所有支付都能用手机替代。我们现在也很难预测,十年后AI(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我们的工作。
第二,人类寿命在逐渐延长。
因此,在“多段式人生”中,我们的一生会被分割成4段、5段,甚至7、8段,乃至更多小阶段。
每一小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各段之间穿插进行,不会再有明确边界。
在如此多变的世界里生活,我们究竟该抓住哪些不变的东西呢?
我相信,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持之以恒的“自我成长”。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的成长路径"
第一层:成长方法论
很多人强调知识的积累,认为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越。
但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如果只是机械地将所有事物都装进自己的大脑,那我们的思维和智力就会变成一个杂乱无章的“垃圾回收站”。
相反,只有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组织、接受、联想、思考,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方法。
方法论的形成必然依赖于知识,但仅有知识却又肯定不够。
因此,在“自我成长的路径”中,我将“成长方法论”放在了第一层级,而它的前一层则正是“知识”。
随着对各种成长方法论的理解与掌握,实践与运用,我们会发现这些方法论的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当我们开始好奇这些逻辑究竟是什么,想对它们逐一解密的时候,我们就看到“思维方式”这四个字在向我们招手了。
这时,我们就需要进入“自我成长路径”的第二层,也就是“思维方式”这一层了。
第二层: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获得和提升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人类之所以能从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我们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如果没能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即使一个人学过再多的知识,见识过再多的风土人情,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然而,有人思想深刻,有人思想浅薄;有人面对一件事能够很快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核心与实质,而有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会思考表象背后的原因与事实。
有人看问题永远都只能看到因果,殊不知那其实只是相关关系。有人看问题永远都是一个面甚至一个点,殊不知那是一整套系统。
有人是别人说风,他就会说雨;但有人就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
有人做起报告来条理清晰,重点分明;有人则用自己的演讲将所有听众置于云山雾罩之中。
那思维究竟该如何训练呢?
我想,对于不同的思维方法,需要有不同的训练方法。
比如:深度思考与系统思考并不相同,它们一个是向下直至本质核心的思考方式,一个是将全盘进行动态思考的思考方式。
结构化思维与升维思考也不相同,前者是在固定的框架内、静态的解决问题,后者是要跳出框架,重新定义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除了偏向逻辑的左脑思维外,我们还需要理解并训练我们的大脑更好的进行右脑思考。右脑思维包括了高概念能力和高感性能力。
高概念能力包括: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辨析各种模式,发现各种机会,创造令人满意的故事,以及将看似无关的观点组合成某种新观点。
高感性能力则包括:理解他人,了解人际交往的微妙,找到自己的快乐并感染他人,以及打破常规、探寻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右脑思维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更有生命力,更丰富;也更有美感、愉悦感与亲密感。
因此,不论是左脑还是右脑的正向思维,都需要我们先去理解和学习,再进行训练和实践,最后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并养成习惯。
到现在,我们说的思维方式都还是专注于正向的,也就是左脑的深度思考、逻辑思考与右脑的高感性与高概念性思考。
但不要忘记,对于思维方式,我们不仅要做“加法”,即学习好的思维方式,同时还必须做“减法”,即删除不好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负面思维。
第三层:认识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的负面思维滤镜越来越了解后,当我们逐步养成深度思考习惯之后,就更容易去“认识自己”了,于是我们就从第二层走向了第三层。
为什么“认识自己”如此重要?
如果你不够了解自己,你会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相伴一生吗?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你会知道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吗?
缺乏对自我的了解与认知,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出这些重大选择的,或者说,即使我们当时做出了,在未来有一天当我们逐步了解自己的时候,也一定会感到深深的后悔与遗憾。
而对自我的觉知与了解,正是在帮助我们在面临每一次抉择的时候,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同时,如果缺乏了对真实自我的了解与认知,也可能会导致“伪自我”的产生。
其实我们的很多决定都不是来自于我们自己,而是外部的建议或者环境的影响。
而我们却将这样的决定都当做是自己的决定了。于是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伪自我”,将“真实的自我”取而代之。
那我们又该怎样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两种方法。
一是向内的自我觉知,二是向外的不断尝试与探索。
总结一下就是,通过一件件真实经历的事、一次次向外的尝试与探索,一次次的情绪反应,从不同的维度去进行自我觉知,逐步画出“我”的模样,了解到真实且多面的自己。
“向内的自我觉知”与“向外的不断尝试和探索”这两种方法绝非孤立存在,相反,它们必须合二为一。
如果没有前者,后者的尝试与探索就只能成为一种经历,而无法沉淀为思考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如果缺了后者,前者就会变成“无米之炊”和“无水之源”。
我们认识的自我既是一个,却又不是一个。因为这里一共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在的自我”,一个是“可能的自我”。
“现在的自我”说的是“我是谁?”,而“可能的自我”说的则是“未来的我可能成为何种模样?”
认识自己的两种方法与认识的两个对象,可以看我画的这幅图。
第四层:人生的实现
认识自我的目的是什么?持之以恒自我成长的目的又是什么?
无非是为了活出真实且闪闪发光的自己,并实现我们理想中的人生。
于是,我们就来到了“自我成长”的终极目标这一层,即“人生的实现”。
“人生的实现”就是将“你想要过怎样的人生?” 这个问题踏踏实实的付诸实践。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
“我想过怎样的人生?我的人生究竟是该以成功为目标,还是以财富自由为目标;
是该以狭义的幸福为目标,还是广义的幸福为目标;是该以获得人生的意义为目标;
还是以不断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是该全部围绕自己,还是该心怀天下?”
因此,有人学习手艺,因为她的人生目标是“宁静、淳朴、简单”的生活;有人学习理财知识,并不断实践,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是“财富自由”;
有人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并不断打磨自己的天赋才干,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是“自我实现”;
有人在子女身上倾注所有时间精力,因为她认为“子女的健康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人不断探索、勇敢尝试、将人生视为探索之旅,因为她的人生目标是“蓬勃丰盈的人生”。
我们愿意去好好思索“我想过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时,我们就离"人生的实现”这个终极目标越来越近了。
然而,想要回答“我想怎样过一生?”这个问题却并不容易,它不是我们能在一个下午就想明白的。
相反,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我们对自己要有足够了解,也就是说,“人生的实现”必然是建立在“认识自己”基础之上的。
以我自己为例。
在不够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以为我想过的人生就是奋斗、财富自由、功成名就。
那时我也的确是那么做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努力升职加薪。
然而,随着对自己越加深入的了解,我意识到这一切不能带给我持续且真实的幸福,它们就好像是过山车,有时高有时低,有时极度满足有时极度痛苦。
每次在阶段性目标达成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幸福,每次工作做得好被表扬、被同事赞美的时候都会有短暂的幸福,但随后就又会再次回归到极其忙碌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感到除了工作和没有足够时间陪伴的家人,我一无所有。
我开始越来越多的了解到自己的另一面,以及非常广阔且不为之前的我所知的另一片人生领域。
我真正想要的人生是蓬勃丰盈的,是自我实现的,是能够帮助到更多人的。
于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觉知,我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自己,我也终于明白真正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何种模样。
而这个过程,就是从“自我成长路径”的阶段1走向阶段4的过程。
这四个层次虽有层层递进的关系,但也有同时进行,互相反馈,不断加强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一边思考自己想要实现的人生,一边认识自己,还一边做着深度思考,并学习着一个新的方法论。
然后再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将真正有用的吸收进来,将不需要或不合理的排除在外,逐步沉淀,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通用路径、多种思维框架、自我认知体系以及人生实现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