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范畴涵盖很宽,而我们亲子课程的时间管理内容应该也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了,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已经一年多了,可也没有显著的提高,可能是驱动力不够吧,所以,借着这周的课程,我想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时间管理,同时也是自己温故而知新的一次机会。
一、作业完成情况
本周课程老师布置了三个作业:1、找出 孩子的睡眠时间,开始践行,并去记录一周孩子的睡觉时间;2、与孩子一起制定睡觉和起床惯例清单;3、利用碎片时间与孩子一起运动
1、因为特别情况,没有准时听课,当我课程听完已到了周三,所以对于前两项的作业做的不够好,孩子的睡眠时间没有进行记录,但过来孩子的睡眠相对规律,儿子,周一至周五,8点半上床睡觉,起床时间在6点10分至20之间,共10小时;女儿,这周睡觉在9点左右,起床6点30分,白天睡觉1.5小时,合计11小时;深度睡眠无法测试。
2、跟孩子制定惯例清单,结合上周的日常惯例表,进行了微调,同时加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好习惯制定。

3、本周陪女儿逛了一次公园,游了一次泳,同哥哥一起玩了半小时躲猫猫。
二、课程笔记及孩子践行时间管理
本节课,老师着重对时间管理的早睡早起与运动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精力的来源全在于充分的休息,而充分的休息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优质的睡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
1、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标准睡眠时间:

2、掌握自己或孩子更容易入睡的方式:
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睡前程序,在睡前半小时拒绝电子产品,可以泡泡脚,喝杯牛奶,还可以讲睡前小故事或睡前阅读,大人还可以借助冥想来让自己放松,从而增多深度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3、知己知彼,清楚睡眠缺乏的危害:
缺乏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导致生长发育不好,反应不够灵敏;会让孩子白天更加躁动,产生对抗、挑衅等侵略性行为;让孩子的情绪起伏大,哭闹的更厉害;同时孩子容易分神,注意力难以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差等一系列影响到孩子成绩的因素。
孩子缺乏睡眠还会影响到大人,因为睡眠不够,早上起床会更加磨蹭,赖床,需要妈妈不停的催促,就可能引起妈妈的不耐烦,吼叫,从叫起的和风细雨变成狂风暴雨。白天精神不好,上课犯困,上课内容理解不透彻则引起作业拖拉,然后不能保证晚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孩子更累妈妈更疲惫!
4、通过方法与技巧来促进更好的睡眠:
1)、形成固定的睡眠时间,我们通过记录自己的睡眠时间,进行分析,来设置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2)、建立自己的睡前程序,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设置自己的睡前惯例表,让习惯形成自然,让自己更好的入睡。
3)、形成自己的起床程序,让自己起的更精神。同时利用早起的时间,丰富自己,可以锻炼让自己更作健康,学习让自己更智慧。
4)、一个良好的适睡环境、柔和的灯光、尽量黑的房间、白天充足的运动等等都是助睡的妙招,最通用的一招:早起倒逼早睡。
5、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大的帮助孩子。在孩子的诸多问题中,我们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调整,最终会收获一个完美的自我。
三、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1、通过中外教育的运动环节对比,来找出我们孩子在运动方面的不足,从而针对性的加强我们的意识。
2、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
1)显著提升孩子的平衡性、柔韧性、耐力、心肺功能等各方面身体能力;
2)运动加大消耗,会让孩子饭量增大,从而更容易长个,而且身体更健康,也会让身材更均衡不易肥胖,同时充足的运动能让睡眠更优质;
3)、运动还可以帮助提升专注力,提高语言能力,以及塑造孩子更坚韧的性格。
3、我们日常运动的误区和方式:
1)、只有剧烈运动还算运动,其实我们跟孩子爬爬梯、玩水、玩沙、拍皮球都是运动的方式;
2)、只注重大运动,而忽略了精细运动。其实手指越灵活,数学成绩会越好。小时候用手抓饭,拿勺子等都是可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身体小推车、模仿动物走路、图书独木桥都是室内运动的好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自己在如何更好的做到早睡早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身教大于言传,也让自己对孩子的时间管理教育更有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