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婚育杂谈
与孩子一起学《论语》

与孩子一起学《论语》

作者: 育儿点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21:53 被阅读0次

    暑假与孩子开启学习《论语》,虽不是同时,笔记同步,还可以相互探讨与交流,何乐而不为?

    《论语》的开篇就是“学”。从《论语》记载以及孔夫子个人的成长励志故事中,点点滴滴孩子都是膜拜,反观自己,它就是学习道路的灯塔,孩子只需坚信每天进步一点的走下去,一定是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最重要的第一课内容整理如下:

    《论语》的第1.31则里面讲到的: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很多东西,不是我们凭空能想出来的,那是学到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不愿意学习。

    在16.9则里面,有这样的一个记载: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你看这一段话,孔子实际上讲到了四种人。第一种人,“生而知之者”,他认为这是上上之人,但是呢,他没有见过这一类人,他自己,都不是这样的人。

    实际上,只有后面的三种人:

    第一,知道学习的重要,主动去学习的人;

    第二,在实践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被迫,再去学习的人。

    第三,不懂又不愿意去学的人。

    我们看看这前两者,他们学习的开始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主动学习,一个是被动的,被迫的学习。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最终都学了,所以,结果也是一样的:都通过“学”,到达了“知”。

    那么第三种人,不懂又不学的人,怎么样呢?万劫不复,永远也没有希望了。

    我们现在,人们都说啊,人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是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人从权利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说,那还是有高低贵贱之别的。

    这种差别,不是来自于血缘,不是来自于出身,而是来自于自身的修为。高低是能力的高低,贵贱是品行的贵贱。

    本来都是生而为人,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在《论语》里面记载到了孔子两次感慨,这就是17.2和17.3里面所记到的: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人性是相近的,人一生下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不同的环境与后天的学习,又使得人,有了很大的相距了。”“只有上等智慧的人,和下等愚笨的人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

    为什么本性又是能改变的,可是又是不能够改变的呢?

    为什么上等智慧的人,本性是不能改变的,下等愚笨的人的本性也是不能改变的呢?

    因为上等智慧的人,不用别人去督促他,他自己就会去学习,而下等愚笨的人,别人即使去督促他,他也不愿意去学习。所以,这个“上知与下愚不移”的“移”,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意思就是说,很多人不是不能够变好,而是他不愿意变好。

    孔子晚年,吴国的一个人,太宰嚭,有一次问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你的老师,孔老先生是一个圣人吧?他怎么这样的多才多艺呢?”

    子贡自豪地说:“我的老师啊,那是天纵之圣,而且又是多才多艺!”这个天纵之圣,就是说,老天让他生下来就是圣人。

    这个故事,就是《论语》中的第9.6则: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你看,当孔子从子贡那里,听说太宰嚭这样来表扬他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反应呢?孔子是泪流满面啊!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个意思就是说,“傻小子啊,我哪里是什么天纵之圣啊!我只是因为少年时候贫贱,没办法,为了活命,才学会许多下层人的技艺。像太宰嚭那样出身在贵族之家的人,他们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会有那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呀。”

    孔子童年的生活,比我们今天的小朋友们艰苦多了。他三岁就失去了父亲,并且家里面不但没有财产,反而有一大家子的负担,为了活下去,孔子的母亲带着孔子离开了大家庭,孤儿寡母,住到了曲阜城,一条叫阙里的小巷,在那里面艰难谋生。

    这个时候,孔子要学什么呢?学生活自理!学一些手艺,帮助母亲贴补家用!

    因为孔子很早就生活自理,所以他动手能力很强;因为他很早就帮助母亲挣钱养活自己,所以,他多才多艺。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琴牢,有一次对别人说:“我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工作,所以,为了谋生,我就学会了多种技艺。’”

    这是《论语》的9.7则里面记到的: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琴牢这样在和别人转述他老师的话的时候,我想,想起他自己的老师童年时候的辛苦,他也是泪流满面吧?

    我的老师,那是苦出身啊!是穷人家的孩子啊!

    当然,孔子不会仅仅为了谋生而学习。他还要学文化。

    孔子成为圣人的秘诀,那就是《论语》中的第一个字,“学”!

    实际上,论语里面不仅第一个字是“学”,《论语》的全书总共出现了65次“学”字。所以,我们把“学”,当成《论语》的第一个关键字。

    人生的第一个关键字,也就是“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孩子一起学《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nq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