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推荐简友广场我们爱写日记
写作素材║古文化常识1、年龄的称谓

写作素材║古文化常识1、年龄的称谓

作者: 单身南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09:55 被阅读86次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年龄称谓,熟悉这些称谓有助于阅读古文,也有利于自己的写作,现收录如下:

孩提:指年龄在二三岁之间的幼儿,一般指还在襁褓里的幼儿。

垂髫:指年龄在三四岁到七八岁之间的儿童,髫就是古代儿童头上垂下的头发,如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十岁以下,《淮南子》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总角:指年龄在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般用作少儿的泛称。因为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扎成结,其形状如同羊的两只角,所以,称为“总角”

豆蔻:指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女,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蔻花生于花叶间,人们取其还未大开,称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杜牧《赠别》诗中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开,扎成一束,古语有“束发而就大学”的记载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弱冠礼,以表示已到成年。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立是指立身、立志,《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不惑指不迷惑,不糊涂,《论语》中有“四十而不惑”

知命:指男子五十岁,知命是指知天命,《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指六十岁,耳顺也是指六十岁,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古稀:指七十岁, 杜甫有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耄耋(màodié):指八九十岁,语出曹操的《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jī)颐:一般指一百岁的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相关文章

  • 写作素材║古文化常识1、年龄的称谓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年龄称谓,熟悉这些称谓有助于阅读古文,也有利于自己的写作,现收录如下: 孩提:指年龄在...

  • 写作素材║古文化常识2、古代的粮食

    近年来,很多作者喜欢写历史题材的小说,也有很多历史题材电视剧不断上映,这些作品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古代的饮食,如果对...

  • 古代年龄称谓

    1.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

  • 拙教:古代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

    从2015年开始,高考全国卷就新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新大纲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

  • 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1]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

  • 年龄称谓

    0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

  • 年龄称谓

    关于称谓,首先从大的框架。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的儿童,指带幼儿时期。 垂髫:三四岁至7岁(女),8岁...

  •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

  •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

  • 各个年龄称谓

    对年龄有一定的敏感度,却不知如何形容所要说的年龄段。去网上了解了一番,以下是各年龄段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素材║古文化常识1、年龄的称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cm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