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作者: 虚舟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09:43 被阅读108次

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

【本周能力】有效思考

【能力定义】解决问题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检验感觉最合理和最可靠的方法;探究和创造。

【践行指引】

1、自问自答是最有效的思考方式。向外求,不如向内求,首先请教自己。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自问自答。自己向自己提问,并且自己尝试回答。李笑来说,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把别人的结论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推演过程﹥推演结果。大前研一年轻时参加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考试,答案对了,而且是唯一一个答对答案的人,但是没有推演过程,老师判了不及格。而其他虽然答案不对、但有推演过程的同学都得了高分。我们习惯了国内的应试教育,通常都喜欢猜答案,现在我们得从头开始。

2、第二个请教互联网。互联网几乎集合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高手的智慧,相当于地球上第一个P2P超级大脑,为什么不去问它呢?一般不要请教身边的人。

3、给思考留出专门时间。思考是最花费时间的事情,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情,没有那种随便想想这回事,一次思考请至少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时间。为什么马云要闭关?为什么很多牛人喜欢闭关?他们需要单独的时间、单独的空间。

4、权威和正确是两回事。不要迷信权威,19世纪末期物理学家汤姆逊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讲到“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善这座大厦。”但是没过多久,爱因斯坦就提出了相对论,构建了崭新的物理学大厦。事情还远没有结束,相对论也不是绝对真理。

5、概念、概念、概念。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一些基础概念搭建起来的,弄清基础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不至于“脑子一片乱麻”。不知道“工作”与“上班”之间区别的人,可能只学会了在职场混时间,却不知道工作的真正意义;不知道“目标”和“计划”之间区别的人,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而延误了目标。邓小平明白“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才有了改革开放;弄清楚“时间不可管理”,才会转向“自我管理”。

6、有效思考可“习得”。没有谁比谁特别聪明这回事,智商跟高度一样,2米2和1米9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随时随地注意自己遇到的每一个概念,不断厘清其中的因果关系。比如,教师的水平不一定决定学生的水平,学生的水平有时或许决定教师的水平。这其中到底谁是因谁是果?

7、框架思考。框架思考即借助思维模块(think moedl)进行思考。思维模块包括两个部分:原则(Principle)与脑中图画(Mental Picture)。原则是人们经过思考、观察和反思后,对某一问题形成的观点,原则可作为人们制定决策做出判断的初步指导方针。举例: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存在很多重要原则:获取更大利润的捷径是尽量不失去现有客户;你报价越晚,取得的价格越高等等。如果你信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当你遇到不明之事时就会不耻下问。脑中图画是一个人基于自己或他人过去成功决策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浓缩的图、表或画面,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掌握和理解所学过的信息。《组织行为学》中的“7S Model”,《市场营销》中的“4P”等都是脑中图画。有了思维模块,我们就有了自己“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思想。当然,有了思维模块还不够,你还得不断进行“脑中模拟”,也即不断进行推演练习。

8、积累临界知识。只有掌握底层规律并以此分析问题,一个新手才有可能瞬间超越众多按部就班的所谓专家,这里的底层规律就是“临界知识”,能够广泛的、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即是临界知识。例如黄金圈思维、二八定律、系统思考、进化论、复利效应、概率论等等,这些都是临界知识。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请用临界知识去思考。

9、质疑假设。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假设,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都是对假设的一次次颠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质疑假设。杰克韦尔奇对于“数一数二”假设的质疑,就产生了“无边界”理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

10、善用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11、文理并用。一个具有文科思维的人,需要以理工科思维来调剂自己,反之亦是。这就叫理为文用,或者文为理用。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环,就好像认知出现了一个大的漏洞。请补足你的另一环。

12、挖掘第一性原理。《人类简史》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虚构的故事”,《国富论》的第一性原理就是“看不见的手”,《物种起源》的第一性原理是“自然选择”。埃隆·马斯克擅长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去思考问题,从问题的最本质出发,进行推理思考。

13、实践出真知。光想是是没有用的,有效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做”的过程。你需要不断试错。如果只停留在原地,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我们需要迈出一小步,再迈出一小步,边干边想,小范围验证,然后才能看到更多。

14、非同凡想。不是做更好,而是做不同。要多么的不同呢?想想苹果1997“非同凡想”广告里出现的那些人就知道了,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15、会学习才会思考。学习改变底层认知,首先想办法学会如何学习。

16、大量读书。据统计,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5本,日本人是45本,而中国人只有5本。俞敏洪说,读书不够,没有理想,何谈创新?徐沪生说,没读过上百本经典,谈什么独立思考?你读得越多,越和周围的流行意见格格不入,在你所在的那个行业,也许你就可以成为那个最能独立思考的人。

17、读经典。不仅要读书,还要读经典。例如《论语》、《老子》、《庄子》等国学经典,雾满拦江推荐5284个字的《老子》,他认为《老子》内含的是人类顶级智慧,一定要背下来,只有背下来它才属于你,才能了然于心、运用自如。在雾满拦江的朋友当中,诸如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文德先生鬼脚七,都能将《老子》倒背如流,他们都从这本书中吸取了智慧。

18、打开认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只有经过良好的哲学训练,才知道什么是反思;只有心理学傍身,你才知道什么是人性。

19、打开天窗。寻找这个世界的基石假设。学习物理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最新的科学发现会带给我们全新的冲击,让我们从井底走出来。

20、调整身体状态。知止定静安虑得,定静对于我们很重要,每天坚持打坐,让自己能够定下来。每天适量运动,比如出门走上5分钟。

21、思考、思考再思考。很多事情都经不起你一直在那里想,想得多了,琢磨久了,功夫自然不一样。

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


【资源推荐】

1、《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九版),文森特·鲁吉罗,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有效思考的5大元素》,爱德华·伯格,迈克尔·斯塔伯德,科学出版社

3、《思考的技术》,大前研一,中信出版社

4、《徐沪生:没读过上百本经典,谈什么独立思考?》,来源网络

5、《好好学习》,成甲,中信出版集团

6、《世界观》,理查·迪威特,台湾夏日出版

相关文章

  • 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 【本周能力】有效思考...

  • 殊途同归

    孔子:合作之道 老子:觉悟之道 庄子:超越之道 佛陀:成佛之道

  • 超越感觉之思考

    一、同一个孩子去解释什么是思考?这是一个好问题 要解释它不容易思考是什么?我们每天都认为自己在思考,却不能给它一个...

  • 2022第10周复盘

    一、健脑 备课、《超越感觉》《有效学习》 二、健身 个人挑战赛每周7km,实际 三、社交 直播共读《超越感觉》 参...

  • 超越感觉,独立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游历各国,去宣传他们各自的主张。 孟子向齐宣王谏言献策的时候,齐宣王说到:先生别说那么高深的...

  • 今天接着读

    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 2018-04-27

    超越感觉 第一章 社会背景对思考的影响

  • 超越感觉读书笔记(1)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

  • 《随机漫步的傻瓜》第14章 掌控随机现象

    定投:读书+写作=思考+内化 1、如何超越感觉? 人类总是情绪的动物,超越感觉就是说,你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 ...

  • #团队集体思考与对话的威力#

    通常老板在跨时间的系统思考能力上都是超越自己下属的,关键是如何将个人的长期思考通过有效沟通转化为高管团队的集体思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效思考:超越感觉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es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