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公司工作的时候,我有一个女同事是我招聘进来的。她执行能力非常强,做事也认真,业务能力也很棒,但她有个老板眼里的大缺点,她不喜欢跟人打招呼,包括老板。老板曾多次有意无意说她这个问题,各种内涵她,说她为人处世差,但她依然不在意,依然该干嘛干嘛,本职工作做得比绝大多数人要出色。我们老板对那种溜须拍马的员工倒是赞不绝口。
在我离职一年以后,听说她被老板收拾出公司了,就是因为老板觉得她“不听话”。表面上大多数人会觉得她被老板整,她很倒霉,甚至是她不懂融入公司文化,她活该被开除。但事实上,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这样有能力的人离开公司,不是员工的损失,而是老板的损失。果不其然,这个女同事被收拾以后,其他在职员工几乎都“懂事”了,阿谀奉承者比比皆是,大家的业务能力嘛,就那样了,后来老板委以重任的人也都是一群听话的人,但从公司的业务表现来看并没有多大突破,甚至是在下滑。
后来这个女同事去其他公司工作了,那个公司老板就是全力以赴抓业务的类型,她终于在那个公司大展拳脚,混得风生水起,后来她做到了公司管理层,自然而然学会了为人处世。
以前,我们总以为一个人要具备很全面的才能,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或者说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状态下混得如鱼得水,但实际上人无完人,一个人有自己的核心亮点,在社会工作里总是会有所成就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必然有不足之处。拿雷达图举个例子:
什么是雷达图?
先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雷达图也称为网络图、蜘蛛图、星图、蜘蛛网图,它被认为是一种表现多维数据的图表。
它将多个维度的数据量映射到坐标轴上,每一个维度的数据都分别对应一个坐标轴,这些坐标轴以相同的间距沿着径向排列,并且刻度相同。
连接各个坐标轴的网格线通常只作为辅助元素,将各个坐标轴上的数据点用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多边形。
坐标轴、点、线、多边形共同组成了雷达图。

雷达图中的每个顶点代表一项能力,例如,长相、身材、家境、健康、工作能力、人际关系。
图中深色部分是大众的平均水平,假设浅色的部分代表小D当下的情况,从图中可见,小D多数条件和能力都在平均水平下,只有某个点比平均水平略高。如果小D为了做个完美的人,为了不被别人黑,努力提高自己的非优势方面的能力,那么他最后他会变成这样子:

你觉得小D变得更完美了吗?其实不然,因为即使他付出了80%的精力在在自己没有优势的地方努力,他也还没能达到平均水平,只是无限接近,最后也顶多能达到平均线。
谁不想自己优秀?谁愿意就做个平庸之辈?但从图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无味的努力,花大把多时间去迎合大众的标准,只会让我们把自己活成世俗喜欢的样子,甚至更平庸。
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精力花在擅长的事情上,大概率上我们可以作出点什么不得了的成绩,就算没能一鸣惊人,至少自己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快乐的,或者让自己更热爱生活和工作本身。

至于我们身上那些低于平均水平的特质,其实它们并不重要。这就像我们说的长板理论:
随着行业越来越细分,传统的“短板效应”将不再成立,取而代之的是“长板效应”: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最多的水,决定于你的长板,也就是你最擅长的技能。
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就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随时会被淘汰。要想在未来的浪潮中生存下去,你就要成为你那个领域的人才。
我们越早意识的单点突破的重要性,着力发展我们突出的特质,就越有利于我们变成真正的自己,越容易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