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完舌尖3,我彻底不爱了

看完舌尖3,我彻底不爱了

作者: 予墨读书01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0:39 被阅读0次

予墨


01.

前不久,朋友跟我说,自己淘了一个宝贝。

她对收藏品比较感兴趣,我就问,怎么,挖到活化石了?

她说,啥呀,这不是昨天看舌3嘛,上面说章丘的铁锅可好了,就买了一个,但需要80天才能送到,真是烦恼的幸福。

我心想,你终于找到了可以不做饭的理由了,什么锅需要做这么久,火星定做?

她说,别小看这口锅,这锅可厉害呢,百年老字号,纯手工打造!

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不对,二六一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才算修炼成功。

优点是省油,不粘锅。

我说,不就一口锅吗,有这么邪乎吗?

她说,还真是。第1集播完之后,该店库存的近三千口铁锅全部售卖一空,据说店面挤满了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寻锅人”,甚至还有人翻墙进厂背锅。

一位店里的人这样说:前几天来了位大妈想买锅,当时店里已经没货,大妈趁我们没注意,就从墙上拽下了样品锅,抱着不撒手,好说歹说才给抢回来。

我说,你确定看的是舌3,而不是某电视购物节目吧?

朋友感叹,反正整集看下来,就记住了这口锅,感觉好像不是在看一档美食节目,而是一个广告的剪辑。

我心想,有这么惨吗?

虽然之前听说过这一季的口碑确实不怎么好,但为了一堵锅颜,也为了验证朋友的话,我还是看了。

看完之后,我确信看了一个假的舌3。

我想,很多人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记住的不是美食本身,而是厨具。什么银杏砧板、淮扬菜刀,还有像朋友买的章丘铁锅,更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火、火!

这锅真有这么好吗?

在工业4.0的今天,手工捶打的铁锅跟机械流水线作业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优势,节目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明问题:2000年左右,在机器铁锅的冲击下,当地手工铁锅作坊全部倒闭。

当一种传统需要被保护才能生存的时候,它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存在于当下的意义。

所谓的三万六千锤,我想只是一个情怀吧。

本来是带着满心的期待来看舌3的,为此我还特意准备了一堆零食和纸巾,怕会像看第一季的时候一样,泪牛满面加垂涎三尺。

没想到,狂躁,太让人狂躁了!

02.

第5集之后,参与豆瓣评分的近4万人,给出的评分令人意外的降到了4.2分。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低分,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要知道,第1季可是9.3分啊。

记得舌1播出之后,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迅速俘虏了中国观众的胃。

凭借对中国食物的深刻解读、精致的镜头展现和灵动的配乐,成为当年最佳电视纪录片。当时,我是半夜边看边流着泪还边啃手指头的。

作为一个吃货,当时我可是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的几大页,生怕会漏掉其中几个美食名字。

印象很深的是制作黄馍馍的那位大爷,率真,直爽,典型的劳动人民的纯朴本质。

当别人觉得他的馍卖的贵时候,他却说:从磨粉,揉面,发酵,到蒸馍,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花了很大的力气,所以它值这个价!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

他还对着镜头说,我五十八啦,还要好好干。

这句话真简单,真动人!

还让我感动的是秦岭北麓的麦客。他们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批职业割麦人,一群在和机械收割、现代化生活斗争的战士。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会被淘汰,面对顾主“现在最高的收割机才100块钱”的诘问,他们显得是那么的窘迫无奈。

最让我拍手称妙的是导演的善于“察言观色”。‍

当你刚要提问质疑的时候,解说就好像猜到你的心思似的,娓娓道来解答了你心中的疑问。

比如:

你刚想说,那么多人都在采摘松茸,不会破坏生态吗?

解说就会告诉你,他们会小心的把坑埋上,不破坏菌丝的生长。

当你正想问捕捞那么多迁徙来的鱼,不利于小鱼生长吧?

解说员就告诉你,当地的农民很有环保意识,他们用的渔网都一定要多大规格的网眼。

‍……

03.

相反,在舌3中,我没有看到一丝的感动和精妙。

很多人都说给它打这么低的分数有点过分,人家在10个多月的时间里,好歹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拍摄地点110多处,采访调研300多人,拍摄美食400多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最起码应该给个同情分吧。

我想说的是,既然摄制组与导演接过了这样的一个金字招牌,观众们就很难再按照普通的美食纪录片来评判它了。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同时,我们对它的期望就越大。

但是,高期望换来的不是惊喜,而是失望。

其中出现了各种常识性的错误,短短40几分钟的节目,被细心的网友找出具有争议的地方多达50多处,比如水盆羊肉不该在回民街拍,所谓“花打四门”也不过是花拳绣腿……

一个纪录美食的节目竟然变成了吐槽、找茬大会。

有网友这样形容观看“舌尖”系列的心情:

第一部,口水长流,馋到深夜舔屏。

第二部,泪水、口水各半,有点不是滋味。

第三部,白攒了四年的口水,没了,只能找茬。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里面有这样一段,节目说,老坛子是陶土烧制,胎壁薄,透气性好。

然而,在展现泡菜是怎么做的时候,却说:泡菜是处于无氧发酵的,小学生都能看出来这前后矛盾了吧。

04.

可能有些人觉得是小题大做,吹毛求疵。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挑,是因为我们爱,是因为我们对它倾注了实实在在的感情。有句话叫爱之深,恨之切。

每一集大概都是一个个生搬硬扣,尴尬无比的故事,谁谁谁如何坚持传统、如何有情怀。

我还以为串台了,是在看感动中国呢。

如果说讲故事,你讲的过《深夜食堂》吗?

记得当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深夜食堂》,总会莫名其妙的被里面的小故事所打动。

白日里再奔波劳累的人这时候总要放松下来,再没心眼的人这种时分总也有几分难言的失意,再伪装强悍的人在这样的时间里多少也有几分柔弱。

看完,关机睡觉,黑暗中躺在床上,会想起记忆中的菜肴:小时候,外婆做的野菜蒸饭。每一次离家的时候,妈妈包的三鲜馅的饺子。生日那天,不大会做饭的爸爸,第一次为我做的长寿面……

05.

无论是写文章,做音乐,还是创作、拍纪录片,归根结底,都是真实大于修饰。

外在技巧加的越多,越暴露创作者内心的空泛与虚弱。

上周,看《歌手》第六集,华晨宇在唱《双截棍》前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要加太多的技巧,尽可能接近自己最原始的声音。外在的东西加的太多了,真诚就没有了。

是呀,脱离了本质,忘记了最初想要带给大家的东西,那么,它也会失去最初忠于它的那些人。

就像《乔布斯传》中说的一样:

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

纪录片,纪实就是最大的魅力。

但导演最后特么却告诉我:爱,是最好的调味。

好吧,我不懂爱,以后也不会再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舌尖3,我彻底不爱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k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