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写给家长
许多家长问我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我告诉他们陪孩子读书。
如果家长不识字(其实现在这样的家长已经非常少),你可以在孩子读书时静静的陪伴,或者做家务。
如果静静的陪伴,可以让孩子读给你听。并且给孩子一个读书的理由,例如:宝贝,妈妈小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没能上学,所以不认识字。但是,妈妈很想看书,你能读给妈妈听吗?(或者:你能读完一个故事讲给妈妈听吗?)
如果做家务,可以和孩子约定时间和事,例如:宝贝,七点了,到你读书的时间了,你读半个小时的书,妈妈(爸爸陪伴的历来都少,所以我一般写的家长是妈妈)做半个小时的家务,好不好?
如果家长识字,就可以与孩子一同读书,并且互相交流。今天,我在明航工作室看到这么一种方法,家长可以借鉴: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讲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以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能使孩子产生成就感。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女儿小时候,我采取的方法与此类似。
每天临睡前,我读故事给女儿听,有时女儿会插话问,我就给她添枝加叶的讲。女儿也会添枝加叶的给我讲。但睡前故事要约定时间或篇数,不能影响了孩子的睡眠。
如果是星期日,我不用上班。我们就会在院子里读书,大杂院里其他的孩子们也会围在我们旁边听。女儿读书的兴致就会更高。
如果女儿过生日,礼物之一一定是书。
一直到现在,已经上大学的女儿仍然保持着睡前读书和买书的习惯。
02写给老师
老师的爱好,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学生的爱好。
例如,我坚持记日记,我的学生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我坚持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词,有几个孩子也一直在坚持。我在演讲方面擅长,我们班的课前三分钟便都是脱稿演讲,和别的班只会读稿子的行为就大有不同。
唐诗为什么兴盛,就是因为那个朝代的重视起到了引领作用。皇帝妃子皆能作诗,平民百姓喜欢吟唱诗歌。
唐代是诗的国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钓叟樵夫,无人不读诗。拿有人形容柳永的一句话说就是“凡有井水处”,人皆吟诗作赋。君若不信,请看下面一个故事。
唐代有一个诗人,名叫李涉,自号清溪子。有一次,诗人李涉夜至九江口,由于天色已晚就在江畔人家借宿。睡至夜半,忽闻外面人声喧哗,疑惑间再仔细一听,不由面如土色,竟是夜客来访。这里的也可并不是真的客人,而指强盗。你看,诗人就是诗人,虽处覆巢之下仍不忘诗家本色。强盗知道屋内有人,就问了:“屋里何人?”此时李涉已然躲到床下去了,正抖如筛糠,快魂飞魄散,听到强盗竟然问屋内是谁,而不是破门而入,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诗人李涉。”李涉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那强盗会怎样处置自己,没曾想强盗竟说:“原来是您啊。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您的才华我们仰慕已久,只求为我们赋诗一首。至于抢掠就算了。”诗人很高兴,总算放心下来,还真为强盗赋诗一首。这便是《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强盗也很高兴,凭借这首诗他们便能流传千古,遂呼啸而去。这样的强盗不也令人惊叹么?
你看,那个朝代的强盗都会重视诗作,知道诗人大名,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我们老师想要你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做好这方面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