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心有戚戚焉。
“放眼望去,隐隐一派寒冬将至的寂寥景象。这番景致既让我感到脉脉温情,其中似乎也混杂着淡淡的忧伤,它们与我的年纪和际遇太过相似,无法不触景生情。我看到自己无辜而不幸的生命日暮西沉,纵然灵魂仍然饱含情感和生机,心田上仍然盛开着鲜花,但一切都已在悲伤中枯萎,在忧烦中渐次颓败”。
每个人都会有这个过程,提前感受一下他人的感受,也许等它真正来临时便不再慌张。
“对于退隐江湖的选择,我不仅毫不后悔,反而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我从阴谋诡计和空欢喜中解脱出来,完全沉浸在闲适安宁的精神世界里,而这一直是我从未动摇的愿望,也是我难以磨灭的眷恋。我离开了人群和世间的浮华,褪下了所有的华服。。。不仅如此,比这一切更妙的是,我从心底里连根铲除了贪婪和觊觎之心——正是这种贪婪给我已经放弃的事物一一明码标价。我放弃了当时身居的职位——我完全不适合那个位置——然后便醉心于抄写乐谱,乐此不疲,对此我始终怀有坚定不移的爱。改头换面可不仅仅局限于外物。我感到洗心革面意味着需要进行另外一项更加困难但也更有必要的观念改革。下定决心毕其功于一役的我开始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严格的考量,并决定用整个余生来修整它,使之在我离世之前最终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一毛一样呵。只是我说不出这样富含哲理的话——请收下我的膝盖。虽然我辈放弃的并非象他一样重要的职位,开始喜欢做的事情也不是抄写乐谱,但意思是相通的。
“我注意到,在漫长一生的白云苍狗之间,享受最温存的喜悦和最具活力的快感的时期,往往并不是记忆中最难忘、最动人的片段。无论那些充满狂热和激情的短暂时刻是多么的活色生香,也许恰恰是因为它们的鲜活和激烈,所以它们只能是人生轨迹上零星散落的点。它们数量稀少、转瞬即逝,无法形成一种持续的状态。我所怀念的幸福绝不会由昙花一现的瞬间构成,而是一种质朴却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任何活力可言,但是它的持续性为之增添了魅力,以至于我最终在其中找到了无上的幸福”。
平平淡淡才是真。激情和狂热不能持久,但我也不后悔在年纪尚轻的时候有过那样的时刻。
“漫长的苦痛挣扎之后,在这样可悲的处境中,我似乎应该低头接受令人绝望的命运。但我没有,我找回了从容、平静、安宁和幸福,因为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让我想起前一天的欣喜,而我对明天也没有更多的期待,和今天一样就已足够”。
我也是:对明天没有更多的期待,和今天一样就已足够。
“这份超然心境从何而来?只来自一点,那就是我学会了这毫无怨言地承担客观必然的压迫。我曾努力让自己仍然心系于千百种事物,然而所有的依恋一一落空,我只能依靠自己,还好我最后终于找回了踏实的感觉。尽管在各个方面都受到压迫,我仍然在勉力维持着自己的平衡,因为我不再牵挂任何事物,我所依靠的只有自己”。
学会接纳。最终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坚强一些吧,亲爱的自己。
他“在彻底摆脱了社会的人情世故和人们可悲的蝇营狗苟之后,才终于重新发现了大自然的全部魅力”。所以“最明智之举莫过于在我力所能及之处,做我乐于去做的事,无论群居还是独处”。
感谢一个老人的经验之谈和心境变化的倾情传授,让读到这本书的我,可以尽早地,在能力范围内,做喜欢的事情。
心甘情愿地,享受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