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书(续二)——随感录

作者: 黄土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2-04-19 09:43 被阅读0次

(说明:原题目〔读书话题〕改为〔我与读书〕)

(八)

法国作家卢梭生前写得最后一部作品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作者以散文形式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漫步,进行了交谈,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忏悔,最终获得了慰藉。我想,对自己心灵进行一次漫步,这是智者思维的高度。卢梭的一生,有逆境,也有顺境。他在逆境时显示出乐观而坚强的性格,同时以他的人生轨迹展示给了世人,以起到警示作用。

(九)

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与六便士》,是探讨理想与现实关系的一本书,作品表现了追求理想的个性与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谈理想就要面对现实和追求两者之间的矛盾,而且,有些人被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屈服了,有些人则化解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抛弃了世俗的牢笼,实现了灵魂的自由。正像《月亮与六便士》书名一样,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人生就是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摆动,这是人生的真相。有些人会落在六便士上 ,有些人则落在月亮上。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个案,他抛弃家庭和孩子去追求理想自由,走极端之路,就这一行为方式我是不赞同的。

(十)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在她28岁时的第一部著作。这部处女作在出版前曾遭受了5次退稿,在1908年终于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出版,一跃成为畅销书。

从露西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上看,我认为作者所取题材是自传性的,露西是要通过历史和家庭背景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塑造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

首先是主人公的形象。她叫安妮,11岁左右的样子,起初是一个“丑小鸭”的形象,后来,她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主张,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逐渐为周围的人所接受,变为“美丽的天鹅”。

在个性上,安妮生性活泼乐观,热爱大自然,极富想象力,正直善良,为人直率,珍惜友谊,乐于助人,勤奋好学。其次是安妮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马修虽然性格孤僻,他收养安妮;马瑞拉外表严厉,她默默无私地爱着安妮,支持鼓励她实现梦想。还有一个叫戴安娜的,安妮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有一些次要人物都围绕着安妮,或由不理解到理解到关心;或对安妮资助物资;或在学习和工作上对安妮的帮助;或在学业上实现安妮的梦想等等。这些都为安妮的成长和实现梦想密不可分的。小说告诉人们,只要心怀梦想,并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生活就会充满激情,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相关文章

  • 我与读书(续二)——随感录

    (说明:原题目〔读书话题〕改为〔我与读书〕) (八) 法国作家卢梭生前写得最后一部作品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 我与读书(续三)——随感录

    (十一)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出成果?这一种说法似乎有点牵强。当然了,出成果并非是读书唯一的目的。一本名著,它...

  • 我与读书(续四)——随感录

    (十八) 作家杨沫比较成功地完成了《青春之歌》林道静的形象。知识分子的出路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同民族解放事业始终联系在...

  • 我与读书(续五)——随感录

    (二十六) 我喜欢看《红楼梦》,原因是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个性。贾赦和贾政是亲兄弟,又分别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主子,贾赦...

  • 我与读书(续六)——随感录

    (三十一) 有一些不朽的名著,并不着重表现主题思想,而是通过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和态度,去刻画人物性格,去揭示人性,...

  • 我与读书(续八)——随感录

    (四十一) 学习哲学,获得“知识之最高之满足”有三种方式:一是学术方式。这一点目前自己获得的能力尚未达到。二是思想...

  • 我与读书(续九)——随感录

    (四十六) 叶廷芳是卡夫卡文集中文主要翻译者,他多次出访德国,写下了《遍寻繆斯》集子。他心中有情感和知识储备,一路...

  • 读书话题(续一)——随感录

    (七)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小说是《象棋的故事》,小说是以一艘轮船上几名乘客巧遇国际象棋冠军并于之比...

  • 人与自然——随感录(续二)

    (六) 大千世界,自然事物和现象都是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那么,转化的条件又是什么呢?这里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之...

  • 女性话题(续二)——随感录

    (十三) 背后议论人是十分闲得无聊的事情。被无事生非尤其是女人,她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个人去澄清、去解释时是永远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读书(续二)——随感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cr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