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不知不觉All-in区块链公司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做过小程序、写过白皮书、听过圈子大佬画饼,积压了很多心得体会,趁这次后台审核注册用户的身份认证,写几点在脑海中无法褪去的感想。
第一点:造势先行,技术滞后
所谓圈外看热闹,圈内看门道。不进不知,一进才发觉原来这是真的,圈子乱!乱!乱!“贵圈太乱”同样适用于币圈,也可以用“乱象丛生”来形容,不用说具体项目,你们打开交易平台看到“琳琅满目”的项目,各种各样的币种,各行各业甚至人人都可以发币。
正因为发币容易,所以人人就去想发了币如何推出去,让别人来买我发的币呢?于是能用得上的手段都用上,哪个营销模式好就用哪个,哪个激励机制好就用哪个,无论如何,先造势,打出知名度。而作为发币的项目方,有没有考虑过技术的安全性和落地性,合约一旦被发现漏洞被利用导致代币归零,整个项目毁于一旦,所有功夫白费前功尽弃,所以技术上有没有重视起来,项目团队里区块链开发技术人才有多少,开发的经验有多少,这是需要考量的;然后项目应用的落地,真的适合用区块链技术吗?又真的需要发币来激励吗?
第二点:富人的游戏
财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遵守二八定律。用心体会到币圈依旧是这样的定理,终究是富人的游戏,小户韭菜们始终是陪练或者被收割。富人的背后是资源的整合和信息渠道又广又通,我等小辈要么抱团换取一丝生存空间要么不断学习提高认知为自己蓄势。
有一天晚上,亲眼所见大佬用自己几十个以太坊私募了某项目代币,一上交易所就翻五六倍后立马换回以太,成本不仅收回来, 还赚了十多万。大佬说是和两个朋友一起私募,然后第一时间知道当晚要上交易所,并且项目方解锁了30%的币出来,所以……所以呢,除了说让大佬多带带我,难道还说大佬手上留情,别沾满了韭菜的鲜血。
第三点:走过最长的路是——套路
听过一句挺经典的话语,“走过最长的路原来是套路”。区块链技术发展处于初期,币圈依然还是一个圈子,而在内容行业结合区块链的应用非常多,俨然变成了红海,赛道上争先恐后抢占市场并不断细分,而我从写一份白皮书——基于区块链的资讯内容服务平台,写的时候一边痛苦字斟酌句,一边参考各路白皮书,无不感叹着套路模式差不多一模一样。
区块链方向的内容包括资讯、头条、快讯和文章(项目分析、行情分析和科普知识),发币锁仓并初始建立token激励机制,然后围绕token的流通性来运营整个项目,用户的留存、促活和增量,都会围绕token奖励开展,社区运营、分布式自理自治会越来越受欢迎。
第四点:少一分浮夸,少一分躁动
币圈乱象来自于离钱越近越让人性暴露让人躁动起来变得浮夸,混迹币圈的人,我想很难回到股市去投资吧,体验过几倍几十倍高收益就对股市的20%收益小觑与不屑,何况对于我没碰过股市的人来说,就全沉浸在币圈丛林中,自我进化。
记得写白皮书写的痛苦,老大走到身边开始了他的画饼节奏,我们要募集多少以太,在基石投资人那募集60%,在社群分区那募集40%,然后怎么锁仓怎么股权化管理怎么运营等,说的当时脑袋一片空白,从没想过写的白皮书这么重要,是要拿去融资拿去展示的一份具有商业性质的白皮书。
究竟是我太务实(谁让自己做过3年程序员开发),还是没弄懂圈子里门道,虚实结合,虚虚实实,方有可为吧!
第五点:原来这是真的——交易所后台审核身份认证的感想
端午不放假要加班帮忙去交易平台后台审核新注册用户的身份认证,审核了几天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反正算是长见识了吧!
投机永远存在
平台币连续涨,导致新注册的用户源源不断涌入,五湖四海、男女老少,他们的身份证和持证照片陆陆续续呈现在我的眼前,一个个审核中夹杂了许多思绪,第一个冒出来的是投机永远存在,尤其在币市行情低迷之下,突然有一个平台币连续两三天涨幅超过30%,翻倍翻倍再翻倍,吸引眼球引起关注,一下子上了搜索热门榜,然后注册用户陡增,想必撸羊毛投机的占多数吧~
“看到哪个币涨涨涨,人就往哪里去去去”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哪个币涨涨涨,人就往哪里去去去!人性使然,理当顺从。接着去了解涨涨涨背后的原因,比如最近火热翻了百倍的火币FT,涨的原因是新的商业模式,交易即挖矿,收益会分红,也就是在平台上交易越多,挖出来的算力币越多,交易费越多同时分红也就越多,算是持有平台的币既可以减免手续费又可以赚币分到红,一举三得。
“一颗颗绿油油的韭菜”
每当审核通过他们的实名认证和持证拍照,就好像一颗颗绿油油的韭菜生长出来了。当看到大妈进场或者看到农民工进场,真心想拒绝,这里不仅仅是有高收益,同时也注意有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浑然不知“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厂”是极其可怕,韭菜们经得起这般风险这般历练吗?似乎人人不怕,各个觉得是万幸,一定会从投资(机)中获得高收益。
……
至此,原来这些是真的,对币圈褪不去的东西心怀敬畏吧,千万别让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