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瑞达小马·绘本课程 篇六:绘本作为教材进入英语课堂 幼儿园长最关

瑞达小马·绘本课程 篇六:绘本作为教材进入英语课堂 幼儿园长最关

作者: 死亡是个伪命题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00:13 被阅读0次

国内很多幼儿园.小学渐渐把绘本作为教材引进课堂,尤其是针对英语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绘本教育的价值,教育界也推崇绘本教学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但是初.高中并不应该忽略,绘本作为初高中教材也是合适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质疑绘本作为教材的教育意义还有它的实用性,接下来就围绕着这个疑问来解析一下!

Q1. 绘本阅读跟语言教学有冲突吗?如有,怎么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1957年,Theodor Seuss Geisel 为回应枯燥乏味的儿童识字读本导致识字率低落的议题,仅用了 236 个基础字词写出至今风靡绘本/读本界的《The Cat in the Hat》,成功证明有限的词汇搭配有趣的故事与生动的图画也可以创作出既娱乐又富教育性的识字书,但同时也模糊了读本教材与儿童绘本的界线,大家发现读本除了具备语言学习的功能外,也多了融入人文与美学的可能性,同理,娱乐价值高的绘本只要引导得当,就能成为优质的语言教材

绘本阅读跟语言教学并不冲突,但并非完全相容,老师应该要先了解绘本是什么、种类有哪些,再来选择何者适用于语言教育。(如果老师们想多了解绘本,可以参考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于 2006 年出版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Q2. 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绘本活动时,该注意什么呢?

任何教学活动的事前准备越充分,进行时就能较为顺畅,绘本也不例外。绘本活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准则:

1. 订定明确的课程方向:

要教语言、文化、品格、批判思考还是图像思考?有方向才能精准地选书,决定绘本的用途与使用时机,施行时也能做出较合理的评量。

2. 选自己有感觉的书:

无论方向是什么,老师不一定会比孩子“更”喜欢选为教材的绘本,但一定要比孩子“先”喜欢上那本书。许多老师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想法,迎合学生的喜好,这样的作法低估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真心喜欢一本书是无法掩盖的,学生受到感召,就会产生好奇,引发学习动机。

3. 松紧兼具的课程设计:

设计课程时,明确写下需要紧跟着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部份并设计评量,这样就不容易陷于毫无凭据地评断学习成效;同时,要留些放松的环节让学生发挥创意甚至是无作为,这样的弹性既可以保留绘本教学的美意,也能以一种减轻压力的方式提升学习兴趣。

4. 减少或不采用量化评量:

选用绘本教学无非是想运用其知识娱乐兼具的特性提升学习动机并丰富教学可能性,如果又走回大量纸笔测验可说是浪费了一本好绘本。

除了以上四项准则,同时还要注意说故事的语速、音量的大小、学生座位的安排(须利于看到书中图案)等以听者为主的考量。

Q3. 绘本主要希望带动的是听力的训练还是文字的阅读呢?

可不可以是两者或更多呢?假设绘本使用目的是教授语言技能,那就要看“读”绘本的人是谁了。如果是老师对着群体说故事,那听力的练习必然大于其它技巧,但绘本有时会有较大的文字,近距离的状态下学生也能看到,搭配说故事时放慢速度,阅读的练习就会产生。若要加强文字的阅读,那么书本的第一读者必须是学生自己,如果请学生朗读或重述故事,既是阅读也能训练口说,请学生写下大纲或心得,也算是写作练习的一种。如前题所说,用绘本教语言最需要的是订定明确的目标,设计最适合学生的活动。

Q4. 很多绘本教学活动都会借助电子辅具,例如影片跟音效,这样好吗?

因为不确定活动背景与使用的是怎样的影片与音效,所以很难提出评断。粗略来说,如果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学会阅读甚至是喜欢阅读,那无论哪个阶层一开始就辅以电子影音产品,容易让较静态的书本失焦,阅读能力与习惯也无法好好建立。当然,电子辅具并非有害或禁止使用,但应该要先让学生熟悉文本与阅读,辅具则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印象与练习,比方说:老师搭配绘本里的故事与图画讲授自然中「雨」的概念,当学生了解雨的成因与相关语词之后,老师可以播放像 “Rain, Rain, Go Away” 的童谣影片或歌曲,引导学生唱歌、律动,让孩子连结雨和生活的关系。

Q5. 以老师的肢体与声音讲述绘本,是最有师生互动的方式,但是不是大班级就比较不适合?

考量时间与软硬件的限制,大班级的确不利于师生互动,像是大部分的绘本开数不大,有的甚至会有许多细节藏在图片当中,需要读者们细细品味,如果教学主旨强调师生互动,建议还是尽量以小班制进行为佳。


Q6. 应该在初中与高中的班级中导入绘本,主要是希望透过绘本的文字,透过不同风格的插图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温度,但这目标往往被课内进度延宕着,想请教:

1. 要如何规划才能够两全其美?

坦白说,不太可能两全其美。这几年童书绘本与成人绘本的风潮兴起,初高中生独独巧妙地被排除在绘本潮外不是没有原因的。1983年,哈佛教育研究院教授 Jeanne Chall 提出儿童学习阅读可分为两大部份:learn to read 与 read to learn,前者侧重在一到三年级的阅读技巧教育,后者则是在四到六年级时让学生应用所学,因此现今的读本教材、桥梁书,甚至是绘本,多以这两个年龄段或更小的读者为设计重心,初高中生则需进阶至较艰深的文本与小说。但这样的阅读策略针对的是英语为母语的教学环境,在 ESL 或 EFL 的教室里使用绘本教学,容易产生语言能力跟不上心理成熟度的问题,心智较为成熟的青少年常会认为易读的读本与绘本偏幼稚。当然绘本不只是小孩子看的图文书,许多作品深度不输成人书籍,但这样的作品只用来教学或教语言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建议如果要在高初中尝试绘本教学的老师可以选用延伸课文主题的绘本内容,让学生在加深课内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文字的多元呈现,也可以试着练习图像思考。

2. 若学生有不理解英文绘本的内容,除了用中文翻译或解释,还有更好的作法吗?

老师不妨依学生程度试试以下三种活动:

✤给予检索工具、时间让学生搜寻不熟悉的词汇,或是老师直接提供单词,再由学生翻成中文,可以一人翻一页,或是一组翻几页。

✤将文字挖空,请学生看图说或写故事。

✤仅留文字,让学生创作画面。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文本的诠释,借由成为创作者来改变学生读者只是知识接收者的角色,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应该也会有所提升。

使用绘本当然可以是教学的一种方式,但绘本的分类多元,并非所有绘本都可以或应该拿来教学或教语言,绘本的使用与时机甚至是哪些阶段该怎么运用都是一门学问,这篇短文绝对无法完整回答,想更深入,可以了解一下 @瑞达小马 的绘本课程,是国内最早的利用绘本作为教材,开发和实地运用的,目前在广东境内数百所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成功推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瑞达小马·绘本课程 篇六:绘本作为教材进入英语课堂 幼儿园长最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tc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