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4《脆弱知识综合征》(《简明教学设计11讲》)
摘录:
美国学者大卫·珀金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脆弱知识综合征”。大卫·珀金斯注意到有三种知识学习的结果,这些结果并不代表学习者理解了。
(1)惰性知识。惰性知识就是没有用的知识,除非考试,否则我们不会想到用它。
(2)幼稚知识。学生在学习后,他们的认识水平没有提高,比如说他们学了逻辑知识,可是思维水平还是老样子。
(3)模式化知识。学生机械地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思考:
大卫·珀金斯所提到的这三种知识学习问题,似乎在我的课堂中也时常出现,很多同学在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所以很多时候我发现当某一科目没有提上考试的时候,几乎都是不碰的。这种惰性思想不仅仅是体现在学习中的孩子,在我们教师自己身上也会有这种思想存在,这件事能不能做,做了后对自己的成长有没有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大多数人会思考的问题。这些学习用珀金斯的话来说就是无效的学习。
大卫·珀金斯所突出的应该是主动摄取,用郑杰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认知理论。这和我们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摒弃多年前的我教你学的过程。重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不然就会形成机械式的学习,也就是大卫·珀金斯提到的模式化知识。很多学生到离开学校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学校,好像就是完成了一次成长中的阶段任务。如果有选择的话,我想他们不会考虑进到学校来。
这也就说明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连最基本的为何而学都没有弄懂,回到我们自身就是为何而教,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义务。唯有明白这两个为题才能让教育真正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