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销售特训营里学习到一篇关于黄金学习圈的解读,来自微信公众号“成甲”里的一篇文章,早在2017年就在得到上听过成甲说书,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也买过成甲的《好好学习》,可惜当时知识层面有限,看了一点没理解,就搁置一边了,今天看完这一篇文章真的是收获满满,打破了自己的一个思维习惯。
文中提到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而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3个层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50738/77319b066cda6b0e.jpg)
第一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大多数人思考问题都是从这个层面出发的。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很少有人会从这个层面思考看待问题。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而这个层面思考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以上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来源公众号“成甲”文章之-黄金思维圈: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主要三个点触动了我
一
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虽然现在也在训练自己的why思维,但是看完对于why思维的解说,再对比下自己的,目前我也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虽然会去问自己为什么,但是问的不够深入,挖掘到的需求不够真切,这也是导致有时候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总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今天的阅读让我更为清楚的知道了该如何去思考,又改如何去训练。
二
任泽松关于回答作者提出的“你认为自己的投资风格更像彼得·林奇还是更像巴菲特?”这个封闭式的问题的时候。任泽松的回答是:那取决于我处在哪个时代。可以看到他的逻辑非常的清晰,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怎样做,好些时候面临这种封闭式的问题,我就会陷入进去,跳不出了,而他的问题打破了我思维,让我不禁思考我的立场是什么,我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怎么做?
三
是文中举例作者公司一个实习生贴海报的事,文中展现了实习生贴海报的工作记录,让我知道一个人再怎么没经验通过刻意练习,是可以逐步的培养自己的黄金思维圈习惯的,让我想起第一课“啥是销售”里讲到,说到人人都可以是销冠,只要你按照正常的流程,刻意的去锻炼,就可以做到。一直以来其实是排斥销售的,觉得销售就是坑蒙拐骗忽悠人的,自己不想骗人,所以避而远之,但是最近学习下来,也让我对学好销售更有信心啦!
最近的学习都在向我说明一个事实,有时候畏惧逃避一件事,那是因为不了解,一旦了解清楚了,事情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只要愿意,只要按照前人的经验,多加思考,多加锻炼是可以做到的,一切皆有可能,就看我愿不愿意去学,去做,去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