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泥腿儿的阿Q

泥腿儿的阿Q

作者: 施施我的嫁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5:43 被阅读0次

  以前,是有人问我的。写文章是为了什么?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些思绪?恐又囿于撕破脸皮的尴尬,只剩下“为赋新词强说愁”未曾开口。彼时回答的也都是些套话,时间一长,竟也忘却了。如今回想,若能如回阅文稿一般作润饰修改的话,答案应该是这样的:思绪这种东西,由情由景而生,行之于文则是出于对情感的怜重,诉之于口的话,既让人心生怨妇之鄙,又不免自觉言之未尽。

  如今,则是多问刊费几许,文酬几多。这样的发问就很应当下之景了,只是苦了我这答问者,说实话吧,估被做个傻子;“稍加润色”吧,又昧了初心。不知何时起,万物皆有价,机会成本、相对成本等经济学指标“忽如一夜春风来”般席卷了这山野,紧跟上了城镇的步伐。在加上文学商业化的繁荣,倘被人知虚度光阴、乱发牢骚,怕真被当个书呆子了,虽说也有那么几分相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一来自知才疏学浅,也没动那搏名的念头,二来脑子不灵光,写不动那畅销文章,自也不必求利,这现实反倒逼得我做了个“纯粹的写作者”。所以,这许多视名利如粪土的人里,也有不少是因做不了这粪土而迫的,倘若一朝得名,也就入了上流,视清贫如粪土了。终而我视众人如粪土,众人视我应如是。

  那些在远离原则的道路上走的远的,往往是因为原谅了自己。譬如读书时,在写作业与踢球之间挣扎时,玩伴的一句“我们都没写”往往就能让你放下笔头;而在工作中,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刚刚发生时,也会因为前辈的老生之谈而自我安慰。仔细想想,又是多么可笑,拿别人的违背原则来原谅自己,这种看似不符逻辑的想法却一直奏效,究其原因,无非是自己潜意识里已经有了选择,他人的行为不过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仅此而已。因而,互相拿对方的违背原则来原谅自己,久而久之,当初心中的愧疚早已烟消云散,仿佛事情的本来面目就是这般。那句现在谁不抄袭不正是如此吗?

  可悲的是现实并未打脸,除却写作,娱乐、游戏、科技、产品等诸多领域已是见者不怪,因抄袭而成名成势者亦不少见,劣币驱逐良币,抄袭逼死创新。

  幸好泥腿儿一枚,更无半分才气,因此可以冷嘲热讽,不必顾他人异议。如阿Q一般,对着空气说几句浑话,发些怨气,也就心满意足了。

相关文章

  • 泥腿儿的阿Q

    以前,是有人问我的。写文章是为了什么?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些思绪?恐又囿于撕破脸皮的尴尬,只剩下“为赋新词强说愁”未...

  • 生活,需要一点儿阿Q精神

    生活,需要一点阿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集大成者。在当实历史条件下,阿Q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应付那种...

  • 咏夏•母子

    《咏夏•母子》 鸡鸣饱儿嘴, 酷夏迎露水, 暮色盼儿归, 裹脚粘泥腿。

  • 阿Q和阿q

    她叫阿Q 那我就叫阿q吧 一大一小 也显出了两个人得地位 就这么开始了 开始以后得事以后再说 现在先把日子往前提提...

  •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很少有人没听...

  • 读懂阿Q的就是阿q

    鲁迅先生怎么能把阿q描绘的这样入木三分,一个懦弱胆小,自卑但却清高,有自己的主见又时时在意别人的看法,想去做但又徘...

  • 20230101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

  • 《阿Q正传》读后感

    也许对于《阿Q正传》我们并不陌生,也常常听到所谓的“阿Q精神”,说实话,读了这本《阿Q》我就觉得阿Q不是指个人,是...

  • 人应该有力量,揪着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小Q之所以叫小Q,就是因为她挺像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 小Q的生活虽然没有阿Q那么糟糕,但总体来说,...

  •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阿Q

    读书时课本里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那时只觉得好笑:阿Q的发型好笑,阿Q的为人好笑,同时又觉得阿Q好可怜。总之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泥腿儿的阿Q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x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