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社交活动做自我介绍的环节,如果沙龙的主人问你:如果你赤着脚,你会认为站在什么材质上面会最舒服?是草地、竹席、大理石、榻榻米、毛皮地毯、沙滩还是塑料泡沫上。你会不会觉得很特别?
这种提问方式是否比普通的破冰模式更有趣,甚至通过聆听他人脚步触感的偏好,相同选择的人甚至还能迅速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
以上独特的提问方式出自三米君最近在学习的一本书,斋藤孝先生的《如何有效提问》。
本来看了这本干货满满的书籍是想偷偷修炼,暗暗进步的,但为了这个破号能涨些粉也是拼了。所以,如果觉得三米君分享得还不错,可一定赏脸转发分享哈,以下即为干货部分。
问出好问题的绝招:按三种坐标选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坐标:
y轴:抽象-具体,x轴:非本质-本质
先来说结论哈,好的问题都是具体又本质的,什么意思呢?
具体又本质:
比如你问对方“这个周末一起去参加一个提高沟通能力的读书会呗?”这就是一种具体而本质的高质量问题,被问到该类问题时,提问的人通常也能获得一个相对具体的回答。
而另外三种提问要么问不出一个你想要的信息,要么就容易交浅言深,问出让人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说:
具体非本质:回家后都做什么?
抽象又本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抽象非本质:抽象地问无意义的事情。
外国学者喜欢这种四象限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有利于检查我们的思维,如果能经常性地检查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具体且本质,我们的提问水平自然随之增长。
第二种坐标就更好理解了:
y轴:自己想问-自己不想问,x轴:对方想答-对方不想答
显然,自己想问-对方想答的问题是最好的,比如两位宝妈聚在一起,互相询问育儿经,那么她们必然相谈甚欢;又如一位学生请教老师这门课程的问题,学生想听,老师也乐于回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家或经理人很喜欢有人问自己的发家史或成功史,真诚的倾听他们的过往是对他们最大的褒扬。
反观自己想问对方不想答,这是低情商的表现;
自己不想问对方想答,虽然对方很开心,却憋出了自己胸中的一口老血;
自己不想问对方也不想答,这不是没话找话,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下面再介绍第三种坐标:
y轴:符合现在的语境-不符合现在的语境,x轴:符合对方经历的语境-不符合对方经历的语境
经过了前两个坐标的培训,我想你一定能发现这个模型中的最佳组合必然是符合现在语境,同时也符合对方经历的提问。比如一个同学聚会的场景,大家都乐于讨论的话题往往是过去大家一起经历的过往。
符合现在语境不符合对方经历也很常见,比如饭桌上一群看过某部电影的人在热烈的讨论,唯独把没看过又插不上话的朋友晾在一边,此时作为主人如能通过提问把话题引回前一组合,就会显得非常得体。
不符合现在语境符合对方经历:最尴尬的是男女朋友正亲热到一半时,女朋友冷不丁突然问你上个月电费还没交,男朋友是否尴了个尬。
最后一种不符合现在语境又不符合对方经历不是瞎聊就纯属捣蛋了。
国外学者最厉害的本事往往是他们把实践抽象为理论,然后把理论又回归为十分容易操作的步骤,通过学习:
第一坐标:y轴:抽象-具体,x轴:非本质-本质;
第二坐标:y轴:自己想问-自己不想问,x轴:对方想答-对方不想答;
第三坐标:y轴:符合现在的语境-不符合现在的语境,x轴:符合对方经历的语境-不符合对方经历的语境。
不断地在提问后思考自己的语言属于哪个象限,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一个会提问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