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想要融入集体却不知道说什么的你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听到这样的评价:1、内向的人就是有社交障碍的人;2、内向的人就是不善言辞的人。
然而事实上,不少内向的人并不害怕社交活动,不参与社交活动只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好比孤独),他们不是害怕,只是不喜欢浅薄的泛泛之交,不喜欢多说话,特别是无意义的闲聊和寒暄,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更享受于一对一或者小范围的深度交际;
也因此,不少内向性格的人对于这个画面会比较熟悉 :想融入集体谈话却感觉怎么也融不进去,想去主动表达却不知道要说什么,试图壮着胆主动说话却常常更是徒留尴尬以至于以后还留下了更大的心理阴影。
其实啊,他们有时候并不是不想表达,而是无法准确且及时的组织语言,事后自己还常常懊恼当时为什么不这样或那样的说呢!或者是顾虑太多,总会担心说出来的话,甲乙丙丁等等诸多人的会感受如何。
我们是否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1、知识储备不够;2、个人气场及自信心需要提高;(在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气场和气质,气质是指自身的、内在的一种状态,当然因为我们也是人情社会茫茫人海中的“一条鱼”,所以气质也会不自觉的外露,而气场即特指对外界影响力的大小)。
| 02 关于我的一点心得分享
关于气场的塑造在这我想分享几点技巧:
1、说话一定要流利不磕巴,不论大会发言演讲还是集体聚会,脑子想清楚了再说,不然再华丽的 内容也会因为磕巴而失色不少;
2、把水词儿控制在最低范围,如:“那个”“我觉得”“嗯.....”“就是说”;
3、多实用让你看起来更聪明的词汇:如:“精神充电桩”“颅内高潮”“向上社交”;
4、要善于用数字说话:如:“苹果ipad能够储存7500首歌、25000张照片”,而不是告诉对方有 30个G,那样对于很多人是毫无概念的,聪明且善于社交的人都会人工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5、不要太大声说话,你可以观察一下,气场真正强大的人往往话不多,声线也比较低,但是一 张嘴就会引人关注;
6、减少使用网络流行语,诸如“宝宝心里苦啊”“厉害了我的哥”“你怎么不上天啊”......相信我,在非私下场合,网络流行语绝不会让你显得更时尚,只会显得你没有水平,严重削弱你的气场;
关于自信的建立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回自己,对日常生活保持机警和童真、用心感悟,多做看似当下无用的事儿,通过一次次微小成就的积累来建立底层安全感和自信。
最后关于知识的储备,需要以持久战的心态,以无用之心去坚持阅读,也许看了就忘,也许在当下看来甚至毫无用处,不能马上转化兑现,但是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融在你的细胞里,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文字,都会和你走过的路、结识过的人打乱后重新组合植入你的身体里,影响在你的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你意想不到的变化。
PS:后记,少时内向孤独的我
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养过一条土狗,我给它取名叫妞妞,因为性格的缘故,大多数时候我乐得跟妞妞作伴也不愿意与人交流,也因此我被大人们贴上了内向的标签。
要命的是,他们居然还“明目张胆”的称之为是一种毛病,包括我的父亲母亲,也是从掌握了这一重大发现起,他们开始担心起了我的前程,“我们家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这性格,太内向了,以后可怎么办咯!”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直以来整个社会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是有偏见的,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的,甚至某些时候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友好,以至于哪怕对于内向这个评价,都常常带有几分贬义的味道。
可毕竟还是亲生儿子,父母并没有因为我患上了这种令人堪忧的“毛病”而放弃我,总会抓住一切人多的场合盯着我挨个的叫人,亦或给长辈们敬酒,还得不重样的配上祝酒词,然而印象中,似乎我的祝酒辞令里永远只有“身体健康”或者“恭喜发财”之类。
结果就是这个影响人生前程的毛病并没有因为家人的努力改造而有所好转!
相反的是,在我六岁那年,妞妞从我们家走丢,在难过了大半年之后,我也终于彻底与这个世界决裂,与自己对话和看书成了我交流的主要方式。
后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终日鲜少言语,与成堆成堆的书本作伴的的少年,眉头紧锁,但眼里有光。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你在街头看到一个独自匆匆行走,手心总是握着一串钥匙或者其他无关紧要的物件的少年,那个人,大概率就是我了。
在习惯了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人堆里,简直另类得突兀,我拷问过他许多次,可是他说他并不寂寞:“难得你觉得两个人或者许多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是的,他或许孤独,可绝不寂寞。
孤独的人是会爱的,可寂寞的人就难说,因为无所适从,总是容易把爱燃为灰烬,一个喷嚏就容易撒了一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