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之实”校开放日,我没有报名参加,作为教研组长,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更多的年轻教师推到大众面前,也应该给她们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而且组内的这两位老师都很有上进心,在教学上也很有想法,我决定找她们两位谈谈。
很快,两位老师都应允了。D老师教学亲切,擅长课文朗读,选择了经典叙事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而J老师勇敢尝试写作教学,对写作教学有自己的思考,也是一大亮点,我建议她修改本学期上过的《学会景物描写》。
D老师先后三次找我磨课,我们一起读课文,说思路。她自己的构思挺好,先让学生根据叙事六要素复述课文,再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情节中感受“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分析人物形象,找到我最终战胜困难的原因。作为自读课文,这样的解读有点过多,是否还应该有一条陶渊明笔下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呢?我自己也一直在琢磨,到底从哪里进入,才能找到正确打开文章的方法。
看来只有依靠读的办法了。那天,我又一次打开课文,部编版的和过去的译本有些许不同。读着读着,我突然注意到文中有这样的几处: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我放慢速度,把这部分读了几遍,我确信,这就是圣埃克絮佩里暗地里告诉我们的。我就像是一个寻找密码的孩子,来来回回反复阅读这一段,果然,我发现了几个反复出现的词:我不行,我做不到,这个你能做到,你能做到,先走好第一步,我做到了。
原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为什么过去我一直没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够聪明的,他把这些神秘的字眼都藏在父亲的话里了。这和文章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形成了呼应,我兴奋地对D老师说:“作者一定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困难都要先走出第一步才这样命题的,他的父亲是这么告诉他的,而圣埃克絮佩里也是这么做的。”
瞧瞧,语文是多么有趣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