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把《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了一遍。感觉记住的知识点有点少。今天用分析阅读的方式精读这本书的前两章。
核心观点|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指导型的学习与自我发现型学习的学习之间的差异——老师的出席与缺席就像自学和领读一样——阅读的4个层次
关键词|主动阅读、作者与读者、写作与阅读、获得资讯、吸收资讯、指导型、发现型、出席、缺席、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前两章主要讲的是:主动阅读和阅读的层次。
主动阅读,是为获得资讯而读。
阅读的层次分为4个层次:
①第1个层次的阅读就是基础阅读,就是说你只要认识字,只要不是文盲,只要能熟练的把文字读下来,就称之为基础阅读。
②第2个层次的阅读是检视阅读,就是你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这一本书的重点。如果你用检视阅读的方法,读完了这本书。就应该知道这本书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书籍?
③第3个层次的阅读是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也是最好最完整的一种阅读方式。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属于少数的那种。
④第4个层次的阅读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你需要读很多本书,而不是一本书。并要在这些书中找出相同之处,并找到所读的这些书都谈到的主题。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我的收获就是,把前两章的核心关键词先画出来,然后再围绕画出来的核心关键词进行精读,并且思考核心关键词想要表达的意识。
通过这样的阅读,脑海里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画一个小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个思维导图总结一下这两章的主要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