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流传2000多年,赞美《论语》的篇章汗牛充栋,我这里就不狗尾续貂了。我选择用挑毛病的方法来读《论语》一方面是这样可以更深入的去解读论语,另一方面是想尽量排除历朝历代加在《论语》上的光环的影响,希望能够返普归真,这个方法很大胆,也很狂妄,如果你因为我这个方法,只想骂我,那我恭送阁下离开,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如果想跟我对质,那么欢迎之至。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用道德来统治国家的人,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自解
理解和原文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我还是想举王莽的例子,非常合适,但似乎有点老套了。引用一下胡适的《道德与规则》原文吧,当然胡适的水平虽然不低,但是肯定比不上孔夫子,算是一个参考吧。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自解
和译文并没有什么不同
挑毛病
如果知道《诗经》是怎么来的,那就会认为这句话是废话,因为《诗经》本身就相当于政府的出版物一样,这要思想不纯正,才有鬼了。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用强权手段、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了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挑毛病
这句话我认同,没什么毛病可挑的。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廉耻之心似乎没了。但似乎这是为政者所追求的?这样下来才好统治。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有了自己的德行和做人的原则;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能接受;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挑毛病
孔子的自述,没毛病可挑。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挑毛病
这个没什么毛病可挑的,礼节吗,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达到这个就是孝。是比较松散的规定,哪有后世那么严格。也许是我礼节错了?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除生病不能避免外,不要让父母担忧子女的任何事情。”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今许多人认为的孝呀,就是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其实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恭敬孝顺,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挑毛病
这个基本上赞同,但是译文中的“孝顺”,就有点不对了,也许后世,把孝和顺并列,孔子并不是这么认为的。这是后世的问题,不是孔子的问题。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时,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可口的饭菜,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孔子说:“我给颜回授课,一整天下来他都不提任何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钝的人。等他回去后,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挑毛病
看来孔子时期,大多数人都非常不孝,竟然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很难得事情,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是要理解父母的内心,用颜回听课的例子来讲对父母内心的理解,这个就很好了。我觉得一点毛病没有,还很好。比现代所讲的孝,好多了。
这篇讲为政,却对孝有这么多文字,可见孝和为政是非常相关的,让我想到了:“父母官,不是将自己视为百姓的父母,而是将百姓视为自己的父母。这才是父母官的含义啊。”所以才有了,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当官最难的就是对百姓和颜悦色。这样理解才对。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挑毛病
这篇讲为政,怎么讲起了学习知识?我想孔子的意思是,以史为鉴的意思吧。应该是:熟知了历史,知道当下新的形势,就可以以此为师,知道自己怎样为政了吧。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挑毛病
这个完全赞同,目前的社会,教育人却是要成器,成为专家,让人只有一种用途。就拿最新的中科院规定:“禁止院士公开发表与自身专业领域无关的学术意见“,这个就和孔子的观点相违背了,就是让院士只做小人不做君子啊。这个和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显是背道而驰的。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应该先行动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做到后再把它说出来。”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说:“研攻异端杂学,不过带来危害罢了。”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挑毛病
如果按照孔子的第一句话来说,都是先有口号,然后带领行动,这样不算君子,那打击面可就太大了。虽然我认同,但是我不敢继续说了。
周而不比,比而不周。这个挺好。
攻读异端杂学,这个就很难说了。比如被后世视为奇技淫巧的技术,在后世大放光彩,我们国家不去攻读这些,反而大大受害。不是后世的的定位错了,就是孔子错了。这里只能说后世把技术定为奇技淫巧定位错了。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不明白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对于真正懂得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惑的先放在一旁不做,对于真正懂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说话很少犯错,做事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挑毛病
看来孔子时代,做官不太难,或者做了官之后这样做就不难。或者是我想简单了?或者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清朝的“多磕头少说话?”汗,这有点不好了。好吧,其实孔子也没有做好官,这个说法也许是想当然了。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鲁哀公问:“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让他们居于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让他们居于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挑毛病
这个完全赞同,但是孔子时期的国家规模都很小,后世的国家规模都很大了。于是有了苏绰给宇文泰的建议“用贪官,弃贪官。”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季康子问道:“要让老百姓恭敬、尽忠并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挑毛病
这个完全赞同,但是也像上一句一样,后世的政治策略完全变了。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参与政事了,你以为要怎样才能算是参与政事呢?”
挑毛病
有点像是后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什么问题。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好像牛车没有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马车没有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它还怎么行驶呢?”
挑毛病
这个赞同,就如同进入“塔西佗陷阱”的整体一样,无论怎么做都恐怕很难顺利的施行了。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知吗?”孔子回答说:“商朝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承袭了商朝的礼仪制度,其中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挑毛病
这个我也是赞同的,都是不断的抛弃不好的部分。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先祖而去祭祀,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挑毛病
后世的举国同悲,皇帝死了所有的官员都有服孝,这个似乎就是谄媚了?好吧孔子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种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