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看似弱不禁风,但是真的要是暴力起来也是很让人气愤,那孩子的这些攻击性从哪里而来?
幼儿园,小风和小明一起玩积木,结果小风去拿别的积木时候,不小心将刚搭好的积木碰到了,小明张口就是一串脏话。小风就跟老师打报告说小明说脏话,老师教导小明,结果小明张嘴冲着老师又是一通脏话,老师尴尬的不要不要的。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脏话连篇的孩子呢,他们每次的脏话都是顺嘴就出来了,那个熟练劲,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孩子是天生就会的吧?
前两天,我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因为去的时间晚,所以孩子并不多了,其中有一个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一看就是很闹腾蛮横那种,一个小姑娘坐着摇摇马玩,他上去就把人推开自己坐上去了,小姑娘没理他自己去玩别的了。小姑娘手里拿着一顶消防员的帽子,他见了,嗖一下过去,就去抢帽子,小姑娘不给,他就直接去打那个小姑娘,小姑娘就哭了。
小姑娘妈妈就走过去哄孩子,结果这男孩的奶奶也走过去,并不是道歉而是说“一顶破帽子,你抢什么,要是磕着碰着多疼啊”。小姑娘妈妈的脸一下就变了,不过也没多说直接把小姑娘领到一边去了。
我很震惊,这男孩奶奶不是说赶紧道歉反而是换了一种说法护着自己孩子,这孩子的蛮横无理也就容易知道怎么来的了。
孩子天生是小小模仿家,从会直立行走,并且开始能够听懂和讲出一些字节,已经可以扩大了视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孩子具有的这种说脏话、暴力攻击性并不是偶然所得,看他们的熟练程度,哪里像小孩子的样子。那孩子的暴力攻击性来自哪里,如果发现该如何纠正?
暴力的攻击性一般来自二个方面:
1.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场所,他们在这个场景里面也是呆的时间最久的,这个场景里有爸爸妈妈有亲戚朋友,每个人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不一样、但是因为习惯,大人并不会感觉异常。
孩子天生敏感,对于这种常见并且可以刺激感官的语言、行为会印象深刻,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他经过观察这种行为发生的场景和情况,很容易就会掌握应用的场景,并当作一种本能。
2.外在环境
家庭中每个成员客气、礼貌不代表环境中所有人都是如此,低素质或者习惯不好的人很多,而孩子如果恰好在这种公共场合中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候,就会在大脑中存有印象,在一个特定时间就会爆发出来。
孩子是生而自由自在的,但是不免沾染上这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一些颜色,该如何进行纠正这种对外表现的暴力攻击或脏话行为呢?
首先家长以身作则做榜样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家长如果本身就粗糙放纵惯了,或者认为孩子小听不懂,那就错了,孩子不会说不代表不记忆不懂得。
家长要从自身的毛病抓起,减少甚至不再用这种暴力行为或脏话进行人身攻击或者作为口头禅,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这些东西慢慢忘掉。
其次约束孩子行为
家庭教育重要,但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孩子也很大,家长要时时刻刻约束孩子的行为,灌输一些好的正面的信息,孩子就可以分辨好坏,哪怕接触这种不好的行为,孩子也会嗤之以鼻。当然,孩子有的时候不免受到影响,家长就用实际行动告知孩子行为的不正确,让孩子改正。
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示着孩子应该有的特点,不要让那些不好的情况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美好愿望。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四岁男娃职场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育儿、亲子,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