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善于用细节来反映宏大的主题。这是宏大主题的中国电影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部电影要讲爱国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它以一次阴差阳错的暗杀行动为线索,展开整个故事。
同样是抗日题材,同样要具备商业片的元素,但是电影却会在细微之处极其自然地提出那些艰深而又没有答案的问题。
什么是爱国?暗杀行动难道是爱国吗?
电影借女主之口说:我们流亡国外的时候,屋顶漏雨了都不会修理,因为我们知道不会在那里常住,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家。
难道暗杀一两个日本人和亲日派就可以让我们回家?当然不会,但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一直在奋斗。
简单的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为什么要爱国?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这是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超越了任何对爱国主义的赞扬和宏大论述。个体那么渺小,但是尽力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这个世界就会变化。
他们不去抱怨这个国家和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而是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
我们无法讨论有一些坚持和努力究竟有多大价值,但是,个人、民族和国家需要这种坚持。影片的最后,流亡在外,蜗居一隅的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等来了日本的投降。我们也无法分清这是等待的结果还是坚持的结果。那些牺牲的人,也许不牺牲也会等到这一天,但是如果他们看到天真孩童的喜悦便会觉得自己的牺牲有价值。
有一天,他们也许会被人们忘记,但是,在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内心磊落,甘之如饴。
这是一条追逐自由的道路。首先是个人的自由。
女主回京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杯咖啡,跳个舞,谈一场恋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这是一个妙龄少女多么正常的生活。
因此,为了个人的自由,就必须为民族的自由而战。民族被奴役,个人就会被“阉割”。
与这种观点相左的有两个人物:一位是民族独立运动者,被日捕之后,成为了高智商,高能力,破坏性极强的日方密探。另一位是女主的亲日派父亲(就是类似大汉奸的角色)。
日方密探,在遭遇了日方的毒打之后变节。从此把追求个人的自由当成了人生第一目标。日本投降后,他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却因证人被害,证据不足,他被当庭释放。
然而,等待他的确是曾经未完成的处决。苟且偷生那么多年,以为自己赢得了自由,最后,他中弹身亡之际,依然挣扎着推开栅栏,蹒跚而行,要前往那广阔的世界。
此行颇有深意。他最终追寻的个人自由之路是走不通的。因为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体,民族不自由,这个世界就不会广阔。只能偷生于世,还谈什么自由呢?
女主的亲日派父亲,是女主暗杀的对象。与女儿无法扣动扳机的不忍相比,父亲真是个狠角色。
他用当年杀害妻子的手,毫不犹豫地杀掉了一个女儿。为了个人的自由,情愿亲手毁掉亲人,毁掉家,毁掉国。这种乞活的行为,最终也难逃一死。
通往自由的路从来艰难,无论是个体还是民族。
因为自由只是相对存在的,追求自由的康庄大道从来都只存在于内心。如果内心坦荡,便得自由,若否,一切的奋不顾身都会化为愚蠢。
最后,在这部男人戏里的女人,全智贤真的演得棒极了。一个女人的天真,不忍与善良,隐藏在杀手的面具之下。真实地活,就是女主所追求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