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味之美

茶味之美

作者: 过水青陈美金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08:18 被阅读0次

    宋徽宗曾确定过茶叶的标准——“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茶如今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滋味在其审美当中无疑处在关键的地位。

  在一杯杯甘甜的清茶中,唐宋文人不仅品出了甘、苦、涩,还感受到了其不同滋味带来的舒适与旷达,和超脱茶味本身而转为对生命的思考,最后化作千万佳篇流传至今。

    茶味清美——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茶味之清,表现在淡,这种淡,不是寡淡,而是轻淡,其味觉是丰富的,味感是微妙的。宋代吕陶《和毅甫惠茶相别》中“有味皆清真,无瑕可指摘。”

表达诗人喜爱茶的清美无缺的特点。正是这种清淡的感觉,令茶成了唐宋年间清神清心之饮,如唐代秦韬玉以茶清神“洗我睡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黄庭坚的“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

再后来杨万里“故人气味茶样清。”将清美的形象置于君子品格之上,足见唐宋文人对茶清美的喜爱之至。

茶味甘美——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宋诗的开山鼻祖梅尧臣在《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一诗中写道“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一盏清茶,初品微苦,再而细品,生津回甘,宛如一缕缕花果香气涌入心间,丝丝回甘的香甜令人不舍忘却。

宋代喻良能提到“何似相携古兰若,细看香篆味茶甘。”茶既珍贵在它带着古兰香的气息也在它细品后回甘的滋味。

茶味之外——

一壶清茶甘与苦,百味人生入其中

品茶,仿佛在读一本晦涩的书。第一口往往是涩然的,第二口确实藏在涩苦下的余香。一抹抹茶香在舌尖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艳丽,悠远清甜,带来无穷无尽的回味。

    唐宋文人在这种品味的过程中品出了茶味之外的启发。老来垂暮的欧阳修:“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从茶中品出了人事淡泊、世事无常的艰涩。襟怀坦荡的苏东坡:“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从茶中品出了人生的潇洒和高风亮节。

在千万篇诗中,茶幻化成了一个个清灵、幽香、脱俗的意象。一片片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起了又落,落了再起,最终漾开丝丝青黄,犹如一幅千年的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那依稀的脉络是中华文化血脉,亦是茶道的传承。

相关文章

  • 茶饮 | 味器火饮境之人生

    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人与人之间,因共...

  • 茶遇上了酒

    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

  • 茶者

    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

  • 茶味之美

    宋徽宗曾确定过茶叶的标准——“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茶如今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滋味在其审美当中...

  • 愿我们都能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焚香重在“香”之美、品茗重在“味”之美、插花重在“色”之美、挂...

  • “茶”情书:问灵十三载,待一不归人

    问灵十三载,待一不归人 吾名雪晴,幼时不觉茶之美,只厌其味略苦,后品天下百味,却忆茶之细腻淳朴...

  • 一席 一花 一世界

    席花,宜表现自然 率真之美,超逸脱俗 之美清澈明净之美,器识明慧之美。 茶 席是泡茶,行茶、茶礼展示之所。 ...

  • 茶味

    陆羽说饮茶缘起神农氏,茶是南国之宝。 细腻温润的南国之美,少不了茶。 茶味,也有不少趣味。 但是,我是茶盲。 一壶...

  • 禅茶一味——道法自然

    茶人爱茶,知茶性、识茶味、行茶道,不做茶的奴隶;与茶为友,同茶共舞,顺应茶之“苦”、“涩”、“香”、“甜”自然百味...

  • 🍃品味~茶生活

    【品味~茶生活】 (人生如茶) 生之如叶 自然~无味 长之如茶 转化~养味 落之如汤 展现~品味 人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味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gr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