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时看郭襄,看到的是她的痴情和孤单。
二十五岁时看郭襄,看到的是她的执着和误会。
三十岁时看郭襄,看到的是她的飒爽和超脱。
为什么不同年龄看同一个人差距会那么大呢?
因为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一个客观的人,而是带有主观映射的存在。
年轻的时候,“事业”太高,“人生”太远,“爱情”则更多的是被置于首位的。
再后来,发现自己所认为的爱情,或许是自我感动或者说自我限制,它既没想象中那么神圣,也不似期望中那般缠绵。
到了而立之年,哪怕自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立起来,但在心理上,我们多数人也已经承认并且倾向于成熟大人的样子去做人和做事。
这时候,实际的责任,大过漫天的遐想。
原来,世界那么大,大到爱情乃至其它情感,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
回过头,郭襄还是郭襄,只是不再是你曾经认知里的郭襄。
提起郭襄,我们更多时候是把她和杨过联系在一起。
她为了杨过,一头小毛驴滴滴答答走天涯,最终在峨眉山出了家。
我们的二十岁到三十岁,尚且在调整自己的生命之重,郭襄的十八岁到四十岁,又怎么可能只活一个神雕大侠呢?
我一度也认为郭襄很可怜,她那刁蛮任性的姐姐郭芙都有耶律齐疼爱,这个小姑娘却孑然一身辗转漂泊二十余载……
可实际里的郭襄真的那么凄惨吗?
未必!
谁说幸福必得是成双成对、夫妻恩爱呢?
这只是主流的一种形式而已。
郭襄十几岁开始走天涯,常去的风陵渡、终南山、万花坳,此外的东南西北,天地任她行。
一个看过世界的人,心里不会只有爱情。
四时之美、草木之意、猿虫之灵、天地之变,还有纷纷无穷数的侠骨正气与人间疾苦。
郭襄没有回头路,是在襄阳城破之际。
她经历过宋元炮火的民不聊生,见证过爹娘守城破虏的以死相拼,而她的使命,就是受父母临死前的重托,守护倚天剑及其奥秘,“驱逐元虏”。
这样一个人,你说她心里只有一个男人、只惦记着情情爱爱,所以流浪了二十几年,心灰意冷之下出了家,这真的是愧对襄阳的“襄”字了!
杨过曾经很特殊,但那也早已是“身份远,记忆深,浮尘滴进觉悟寺。雾里看花,没有发生任何事”!
郭襄,骨子里本就豪爽。
在没有遇到杨过之前,她就喜欢江湖豪气,所以才能和三教九流之辈都打成一片,痛快举杯畅饮。
慕江湖、寻江湖、立江湖,也就自然而然了!
郭襄一生不婚,或许是因为神雕大侠,但却不一定非得为了神雕大侠。
后来江湖中人人称道的“郭女侠”,也必定是行侠仗义才留得的美名,否则就是和郭芙一样以爹娘排辈的“郭二小姐”了。
恩爱的另一面,不是孤单,也会是自洽!
一个人看日出日落,一个人说走就走,一个人饮酒吃茶、观云赏月、行踏秋冬……
郭襄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理解,未必落在悲伤处。
“活在缘分里,而非活在关系里”。
人与山川草木之缘,与岁月之缘,都比强求外事外物要恒久和淡然。
峨眉山的云,或许也让她有了回归自我的定力。
当江湖上有了“峨眉派”,郭襄的人生,又怎能仅以“没有爱情”就定性为孤独或可怜呢!
“郭女侠”,可比“神雕侠迷妹”和“郭二小姐”有含金量得多!
我们的一生,既无需等待爱情来嘉奖,更不必期望命运来犒赏,要主动一些,悟自己的心、登自己的山、立自己的派,如鹏起,似鲸落,一生不愧、不悔,光明磊落!
——枕藏
*本文由枕藏原创。更多影视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