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什么限制了你的人生?3个步骤,实现自己人生的主宰

是什么限制了你的人生?3个步骤,实现自己人生的主宰

作者: 雁书漫读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09:40 被阅读0次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从2005年开始教新生写作课程,她每周都给学生布置一篇个人写作练习。她说:“大概从五年前起,所有人,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在说自己害怕犯错,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

    我们先不说这些学生的状态,先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呢?

    “我普通话不好,当众发言是不可能的事情,会搞砸的;

    我没有天赋,根本就不是写作的料;

    我经常犯错,注定做不好任何一件事。”

    马克·吐温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我们一方面渴望自己能够做成事情,另一方面又被自己的思维限制着。

    我们该怎么突破呢?

    《无限可能》一书作者吉姆·奎克认为,思维模式是一种心理态度,并不是先天就预设好的。当我们对自己头脑中的假设和态度负责时,释放了头脑的限制和束缚之后,就能拥有无限可能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也被限制性信念束缚着,希望释放限制、掌控潜能,那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供答案。

    是什么限制了你的人生

    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中有讲到了一个故事。

    瑞伊是个积极的人,但她认为女儿的思维没像她想象的那样积极,是生来如此的原因。女儿每次在学东西的时候,她总是想去保护女儿,让她在学习中免受挫折。

    事实上,女儿聪明而且好奇心强,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但是瑞伊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信念:孩子生性如此,难以改变。

    瑞伊对女儿的智力始终抱有一种成见。

    这种信念会限制你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提升,那么就只能止步不前。

    当你秉持着限制性的思维模式,那么在对待很多事情上,你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比如,你成不了一个作家,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天生就没有写作的能力;你尝试做了两次烘焙都失败了,你认为自己是个手残党,做不了心灵手巧的事情。

    心理学导师黄启团,最开始是做心理培训的,在招生困难的时候,他会向一些老师提出请求,让他们帮忙向学员推荐一下课程。

    有一次,他向戴志强老师提出推销请求时,戴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自己来讲课。黄启团认为自己普通话不好,讲不了课。

    但是戴志强老师却不这样认为:谁规定普通话不好的人就不能讲课?

    同个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信念。

    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自己,如果让限制性信念支配你的人生,那么你就会陷入失败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戴维·申克在《天才基因》中曾阐述过这样的观点: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或者说至少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活在限制性的框架里没有意义

    前些天,朋友跟我倾诉:公司新成立了一个事业部,想让她过去操盘运营,不接吧,怕错失机会;接下来的话,自己又没有信心,怕做不出成绩,因为自己就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自己是女性,在职场上比不过男性。

    事实上,在这之前,她都有过独立管理一家分公司的经验了,而且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业绩就位居集团公司的第2名,超越了五十多家分支机构。

    但她认为,过去的那些成绩靠的是运气和靠谱的团队,而不是她自己的能力。

    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明明很优秀,却频频地自我否定,在限制性信念中苦苦挣扎。

    事情还没开始做,内心的批评之声却不绝于耳,自我攻击战胜了自己真正的想要。

    比如:

    很想学英语,但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学了也记不住,然后就不学了;

    明明很想减肥,却认为自己是易胖体质,质疑自己无法成功;

    心里很渴望当众分享,又怕自己分享的东西没价值,会被人笑话。

    短片《死亡爬行》中,球员们每次爬到10码的时候,就趴下了。教练叫了一个球员出来,想看他最好的爬行成绩,这个球员认为自己只能爬30码,但是教练认为他可以爬50码。

    爬行开始时,教练用布蒙住了球员的眼睛,因为他不想球员看到自己到达了某个点就放弃。

    在爬行的过程中,球员多次问爬行到达的距离,说很辛苦很难受,教练告诉他:继续向前,现在考验的是你信念。

    最后,他背着一个72公斤的人,爬完了整个100米(110码)的赛场。

    限制性信念,会让一个原本有无限可能的人,变得自卑和止步不前。但一个人不成功,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

    破框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能掌控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就能掌控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3个步骤,解除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1、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过这样的话:

    “这个事情,我也没有办法;

    难度太大了,这不可能;

    我资质平平,根本就做不到。”

    这些限制性的信念,看似微不足道,其实都在影响你对自己人生的整体判断。

    因此,你要努力找出限制性信念的源头,努力挣脱束缚。

    我有一个同事,工作挺出色的,但他总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为小时候不管他做什么,父母总能挑出他的不好,经常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你觉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时,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你经历了几次的失败尝试。

    古代思想家马可·奥瑞利斯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想法造就的。

    2、直面现实

    脱不花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怀疑自己不够可爱,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怀疑自己没有魅力,终于熬到了四十岁,我又开始怀疑自己早衰。更别说我隔三岔五就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无论是作为创业者还是作为母亲。”

    作为一个优秀的女性,都尚且有这样的限制性思维了,何况我们普通人。

    对此,我们该怎么做呢?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时,你要为这个限制性信念找相关的证据,确认这个信念的真实性。

    比如,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不够可爱,难道你身边连一个欣赏你的人都没有吗?连最好的朋友也这样认为吗?

    就拿我那个同事来说,他可以找出以往自己做过成功的事情,哪怕是做到一次早睡早起的承诺也是成功的,以此来证明这个信念的不可靠。

    用真实的经历,用客观的事实来佐证。

    3、创造新信念

    《无限可能》的作者吉姆·奎克,小时候头部受过伤,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是加倍努力,但他的成绩与付出根本不成正比。

    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一味地努力根本不是办法,只有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改变他的困境。当他有了这样的信念时,他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像我那个同事,他知道了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只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太追求完美了。他可以告诉自己,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一件事情没做好,只能说明这次表现不好,并不代表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头脑里面自我否定的声音,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当你越善于辨别这两者的不同,你就越能更好地阻止限制性信念妨碍你。

    史蒂夫·马拉博说:“一旦你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外面的一切也会随之改变。”

    写在最后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

    《无限可能》的作者认为:让自己进入无限可能境界的关键,就是抛弃那些错误的假设和预判。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完成某件事情,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做不到。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理念,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但这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我们能及时识别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以事实为依据,重新创造新的信念。

    除此之外,书中还附有十日计划,帮你踏上无限可能的旅程。

    很多人读干货类书籍,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读的时候很有启发,读完却没有实际影响,那是因为没有把书里的方法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从“知道”到“做到”,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而这本书最后的十日计划,就是带着你跨越这个距离,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改变人生的谈话》里提到:只要你能看见自己的框架,你就能重新选择,从而主宰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什么限制了你的人生?3个步骤,实现自己人生的主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k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