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老师,从教20年来,最大的感悟就是:老师,你得保护好自已。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说要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让老师脸上有颜包里有钱。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为什么要提高教师地位,因为长期以来“臭老九”的身份以及微薄的收入导致教师地位不高,所以才会有提高地位这么一个说法。
我们没见过谁说提高医生地位,提高律师地位,提高公务员地位的,这就足以看出来了。大家都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说法很容易让老师自己产生一个幻觉,认为自已真是可以塑造灵魂;当然,也更容易让别人把老师摆在高高的神龛上,用神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但其实,老师是什么?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他们的工作方式,对他们工作以外的生活指指点点的时候,老师,请保护好自已。
首先,你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你是老师,当然你爱着自己的学生。教他们知识,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你份内的事情,你得把它们做好了。你千万别觉得,你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就真把他们当成自己亲生的。你不是他的父母,所以就算他做错了事,你批评他的时候也不能口无遮拦,更不能产生想要揍他的冲动。因为这些事儿除了亲生父母来做以外,别的人都不合适。如果家长跟你说:“老师,我的娃你随便揍,我支持你!”如果你真信了,那就图样图森破了。
其次,你得有清晰的界限感。人和人之间都需要有界限感,也包括了老师和学生。有一句话这么说的“亲其师,信其道”,这里的“亲”有“亲近”的意思,还有“尊敬”的意思。所谓的“亲近”,是指用你的才华和魅力,吸引学生想要靠近你,并不是你给几颗糖,哄得她喜欢你,和他打成一片,亲密无间;而“尊敬”是学生对老师有敬畏感,这样才能对课堂有敬畏感,对知识有敬畏感。
老师和家长之间也要有界限感。有的家长特别会处事,一来二去跟老师成了好哥们儿,好姐妹儿。如果这时候,你真信了,失去了界限感,就糟糕了。他的孩子,你是管还是不管,怎么个管法,你又怎么好拿捏,到最后,吃亏的不就是孩子吗?
第三,你别忘了分寸感。你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于是,你会在放学的时候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孩子,殊不知等待的家长已经在抱怨你耽误了他接孩子;你会加班加点批阅试卷到晚上,然后把孩子的成绩发给家长,以为这就是尽心尽力了,殊不知家长因为成绩睡不着觉了反而嫌你多事,活该你受累。所以,你首先得为了自己,然后才是为了孩子,一个爱自己的老师,必然也会教会孩子爱自己。不要为了孩子而失去了分寸感。
最后,你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分清楚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工作和生活千万不要混为一谈,生活中的关系和工作上的关系也不要搅和在一起。因为,一些人习惯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如你哪天心情不好,发一条朋友圈,家长看到了,同事看到了,他们就会担心,你这样一个焦虑抑郁的老师,又怎么能教好他们的孩子。
所以,老师,请保护好自己。这不是胆小懦弱,而是你要让自己堂堂正正地立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