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早起打卡,才发觉七月将尽,感慨时间飞逝之余,不免回头,看看这七月自己做了些什么。
七月,读了一本书,做了一次选择,查了一次体,进行了一次行走,矛盾、紧张、激动、匆忙、放飞自己,兼而有之。
七月,开始放暑假的时间,我觉得这个月我最少能读两三本书,可是我就只读了一本《教学勇气》,而且还是从六月份读到七月份。以前从学习群里,我就不断听到有老师说起这本书,而且赵健汝老师还买了十年、二十年纪念版本的各一本。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多数都读不懂。很多时候,看它就如同看天书。我之所以没有放弃,哪怕一天拿起来读两三页也没放弃,就是想看看这样的天书,对我来说看看它到底在几重天上。功夫不负伤心人,我终于啃完了它,啃得很郁闷。尤其是后面《译者的话》一篇,说到这本书在中国的受众面之大,且中小学教师很多都能读懂,我都怀疑我这小学教师是假的。郁闷、心情沉重,不免又让自己到网上找让人心情轻松的网络小说读起来以放松心情。读这本书,真实感觉到自己水平实在是太洼了。
七月,有好几个可以参加的学习活动,如团队研学、教育行走、学校安排的青岛培训、陈琴老师的素读活动营,但是这些活动差不多都在7月20号左右,时间基本都冲突,但我最终还是做出了参加教育行走的选择。其实今年的教育行走,我参加的欲望不是很强烈。《曹刿论战》中说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对教育行走的心情变化挺合适。2019年在苏州的教育行走改变了我很多,我热切盼望2020年的教育行走,没想到怡情把行走从地上变为了线上。线上也可以,我依然热望,并主动当了志愿者,之后为了2021年的地上行走参加了小尘老师组织的“教育行走一切写吧挑战300天”活动,无他,我想由此获得直通2021年地上行走的资格,只是相同的原因,2021年依然是线上行走。我渴望线下相聚的那种热烈,渴望行走伙伴们身上爆发出的那种正能量,但是连续两年捞不着地上行走。2022年干脆连线上行走也没了,忽然就感觉自己与行走的那根连线缥缈了,心里的渴望一点点淡了下去。2022年,我跟读“一史三传”的读书群暑假有研学活动,早时报名时,我一看研学时间,与教育行走时间正好冲突,我怕到时耽误了教育行走,所以我没报。但是教育行走没走成,又从群里不断看到薛老师和学习伙伴们研学的情况,很是羡慕,于是决定2023年我也跟着团队去研学。但是今年六月间,研学的消息出来了,地上教育行走的消息也出来了。去哪个?想了想,我还是决定参加教育行走,毕竟这次行走机会我可是连续三年坚持“挑战300天”一起写换来的。教育行走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与有些向往的传统文化研学相比,我还是选择去教育行走,我不能让我行走的那颗心荒凉下去。所以,一进七月,天津何老师问我是否参加陈老师的素读营,我没选择。所以,刚进七月中旬,年级备课组长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去青岛的培训学习活动,我拒绝了。尽管公家的培训所有费用都不需自己掏,但是自从自己的工资能支付自己喜欢的学习,我已经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自己买单。
七月,一放假,单位就安排老师们去查体。我的查体被医院单独打了电话通知再查,因为甲状腺结节0.3、肺结节0.7、尿潜血三个加号。得到电话时已经是快要7月20号,所以,我决定参加完教育行走回来再查。也幸好回来找熟人问问,有些不需要现在查,还得等三个月到半年之后再查之后作比对,一切半年之后再说。
七月,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去一千八百公里之外的惠州参加第八届教育行走。20号坐高铁出发,25号晚上坐飞机回来。这趟行走,参加了21号晚的破冰晚会和24号晚的歌舞晚会,听了那么多场专家报告,参加了两场沙龙,新认识了一群热情似火的伙伴,快乐与收获并存,激情与紧张同在。激情是因为又投入到了这次行走,紧张是因为啥也不会还敢去参加节目,从行走前练节目到参加晚会演节目,紧张贯穿始终。这趟行走,突然发现“行走拓宽世界”于我还有其他的含义。原本我是带着书踏上旅途的,我以为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会闲得无聊,可是火车一路向南驰去时,我才发现坐火车未必就是要看书,除了和伙伴谈论一些话题外,窗外沿途的风景就怎么也看不够,如那碧绿的田野,那时飞时落的洁白的鸟儿,天空那无数变换的大朵大垛的云。有大自然的无数美景,还捧书干嘛。回来亦然,第一次坐飞机,就算是晚上,我也基本上一路把目光紧盯在窗外。那从高处到更高处往下看从南方到北方的灯光变换是书上看不到的。可以说,这次行走旅途,我是去时眺望天上的云朵回来俯视地上的灯光。其实这次出门,我记忆更深刻的是沿途的风景。在家哪能看到这些?
行走回来是忙碌。这次外出行走,我没带“一史三传”的书,我知道没时间看。这样的书非大片宁静时间无法沉浸去学习,所以,一切落下的课只能等回来补。所以,行走回来,补补觉,便是一天补一次落下的课。
七月,事不少,但有学习有休闲,还算快意,没虚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