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初七
吴小姐在接工作con-call,电话对面的同事仿佛听不懂人话一样,让她颇有些烦躁。
这时候吴小姐可爱的男朋友拿了本书来,吴小姐下意识接过,男朋友又拿了个水壶来,她接过,男朋友又拿了个抱枕过来,她皱着眉头换了个姿势堪堪抱住这一大堆东西。
男朋友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她手里递东西,她实在忍不住了,匆忙挂了电话,问男朋友怎么回事。男朋友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笑着说,我看抖音上说一个人在打电话的时候给他递什么东西他都会接下,我就试一试嘿嘿嘿。
???
深呼吸了三次,吴小姐看着眼前的小奶狗,开始认真地思索自己是什么时候脑子抽了才会领养了这么个儿子。
I.
为什么我反对
“爱你就要把你宠成孩子”
很多人说爱你就会把你宠成小孩子,但事实上,这样的关系可能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一个人终将感到疲惫、不堪重负;而另一个人失去了向上生长的韧劲,成为了脆弱的凌霄花。
试着想想以下这几个问题:
所谓的“宠成孩子”,是否在暗地里包含了一种对“被宠的人”的贬低与控制?
是否把“被宠的人”的思想和判断放在低于自己的思想和判断的位置?
是否间接否定了“被宠的人”的双商以及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这些问题里,你是否看到了关系中的不平等?
一方面,一些对自我不那么坚定和信任的人,可能会被表面上的“对你好”迷惑。但是那些“对你好”的背后,包含的可能是更大的代价。
另一方面,“宠你”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策略,它是掌控一段关系甚至一个人的捷径,它可以让对方放弃心智成长的愿望,把自身的前途与关系的前途混为一谈。
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深刻地明白这些道理,不想走捷径,也不愿意把自身的幸福全权委托给另一个人,但是,非常无力地,他们依然不想长大。
是的,不想长大,不想做选择,拒绝成年人的角色,好想永远做小孩子…… 这是彼得潘综合征。
先放轻松,彼得潘综合征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在1983年被心理学家Dan Kiley初次提出,主要用于指代那些身体已经成年,却不愿意承担成年人的责任的男性。
注:沿用至今,心理学家们认为也可以用彼得潘综合征来指代女性,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彼得潘综合征还是男性偏多。
II.
识别巨婴的9个特征
1. 情绪占主导
他们会动不动就哭泣、生气、看起来很暴躁以及撅嘴等,在遇到问题时会首先为错误寻找一个“负责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2. 撒谎
当遇到手足无措的情况时,他们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不自觉地想要用撒谎来推脱眼前的麻烦。
3. 辱骂
他们似乎很难理解他人,习惯于人身攻击,会因为一件事就去否定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做不到就事论事,只会用简单恶毒的标签来伤害别人。
4. 冲动
当他们感到受伤或生气时,会说话鲁莽,做事冲动,不考虑潜在的后果。他们不会停下来,克制自己说出伤人的话,也不会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思考问题。
5. 需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们需要多方的关注,得不到关注会让他们非常难受,上文中吴小姐的奶狗男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可能会有表演型人格,完全无法理解那些喜欢自闭的人是怎么想的。
6. 恃强凌弱
就像小孩子会用身高和体力分高下一样,他们会把职级和阶层看得过于重,美其名曰信奉“丛林法则”。他们对弱势的一方充满了恶意,处于高位时便充满优越感,处于低位就认为自己活该被践踏,不尊重界限,不认为慈悲是有意义的。
7. 自恋
美国总统川普是一个行走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教科书”,他的人格内核是——由于我获得了至高的权力,所以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任何东西,所谓的以往的规则对我并不适用。于是他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让美国民众震惊与嘲笑,被美洲许多讽刺大师和涂鸦大师作为灵感缪斯,在Twitter上三天两头成为话题的焦点,以此达到了前文所说的“成为众人的焦点”的目的。
8. 不当的防御
他们往往把进攻当作防御,无差别攻击那些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尽管这种防守策略在足球中可能有效(可能吧),但在生活中,这是一种过于原始的防守机制。
注:弗洛伊德提出了“防御机制”这个术语,用来描述个体保护自己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方式。
9. 没有自我觉察的能力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看到、承认和学习的能力。成年人也会有怒发冲冠的时候,但成年人很快就会意识到这种爆发是不恰当的,有能力在事后发现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价值体系不一致。而心理年龄过低的人会把自己的愤怒合理化,他们认为情绪的爆发都是被别人逼的,通过指责他人来为自己辩护。
我不会说如果你的伴侣有以上特点就快分手吧,虽然劝分确实没什么问题……
但是,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对人格上不构成精神疾病的问题抱有无限的宽容,因为我越来越发现完全健康的人真的非常少,而爱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包容这些人性的裂痕,共同成长。
如果读完了上文,你想到了有上述问题的伴侣或者你自己,心里有些不舒服,请你深吸一口气——觉察到这是一个不那么严重的,现代普遍的综合征,是你们变好的第二步。(因为第一步是看到这篇文章,真的,这已经是一件非常小概率的事了)
III.
拒绝长大的成年人该怎么办
首先,要意识到这种心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那么可爱的,是需要被改变的,停止为幼稚感到沾沾自喜。
在中下层次的亲密关系中,也许确实存在“宠小公主”的情况,把幼稚当作一种魅力。但是这类亲密关系的特点是分手的成本很低,流动性也很强,难以维持;而“小公主”在其他投入产出比更稳定的领域(比如职场)攀升的动力会被打压。
至于较高阶层的亲密关系,大家都更喜欢和成年人在一起,因为不累。现实中真的没有霸道总裁与小娇妻,最多有一些霸道总裁与小娇三。
其次是尽量去探索自己不愿意长大的原因。
是因为内在资源不足吗?
是因为习惯于不被尊重,以至于不被尊重和平等地看待成为了一个舒适圈吗?
是因为自卑吗?
是因为儿时被太过苛刻地对待,以至于对负担错误决策的后果太过于恐惧吗?
是因为青春期到成年初显期的过渡当中,对过去的自己的“分离”做得不够完善吗?
是因为儿时没有充分被抱持和被宠爱,所以在拥有权力之后要去弥补这种需求吗?
以上是在咨询中常见的一些原因,但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搞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非常重要。
第三步是承认幼稚的价值。
我不希望你矫枉过正,要承认孩子气也有它的好处。在亲密关系中适当的时候偶尔表现出孩子气,是并不让人讨厌的,甚至会有别样的情趣。接纳这样的自己(或者伴侣)是有必要的,因为全盘否定会带来更多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最后就是,尝试进行真正的平等的沟通。
我小时候看喜宝与勖存姿第一次见面时的相处与对话,惊讶于他们之间有着二十年的年龄差距,喜宝却仍然能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感受,这也许是勖存姿沉迷的原因。大多数人在面对更年长更有权势的男性时并不能自如地做到这一点。
当一个人有过一些成功的“做一个成年人”的经验以后,对于成熟与负责任的排斥与恐惧就会变低。这条路上需要耐心与支持。
最后我想说的是,世界总是让更早熟的人来承担糟糕的境况与不幸的后果,我们从小总是被会哭的孩子抢去了糖,所以长大以后,我们会想要用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去争取属于儿童的宠爱。
但是因为我们是成熟的、是为他人着想的,所以我们克制住了这样“不恰当”的愿望,阻止自己暴露出那些不那么可爱的甚至烦人的特质。
祝这样的我们拥有松弛的爱,儿童节快乐。
Reference:
Susan Heitler Ph.D.(2016)Can You Spot 10 Signs of a Childish Adult? Some people are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emotions.
Groh, L. S., & Lane, B. (1988).Overcoming the Peter Pan Syndrome: Grieving in Psychotherapy.Journal ofPastoral Care & Counseling, 42(1), 39-44.
可以加加我的私人V星:chuqisworld
有空我们谈些无用的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