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情自浓

作者: 铭帅之念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01 被阅读40次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粽子飘香的时节,想着故乡的空气中到处都飘溢着粽子的清香,深呼吸一口,情自浓。

    粽香情自浓

    故乡里下河平原,自古就是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沟沟渠渠,河堤沼泽,不计其数,就有了无数的芦苇荡,蒲草塘等。人们就就地取材,采集天然的芦苇叶来包粽子。

    家乡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包粽子也是别具一格,颇具地方特色。家乡的粽子看上去俨然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两边底角尖角,上边角又宽出二三指宽,成二个角,看上去又像菱角的形状,棉线围中间二角交叉扎紧,然后线头居中而出。拎粽子一般都指拎中间那根捆扎的线,一头死扣,一头活扣,吃粽子活扣一拉,轻剥粽叶,自然抖露出粽子迷人的身材,香艳诱惑。

    粽香情自浓

    小时条件不好的时候,鲜有粽子尝鲜,每逢过端午,有邻居或好友送几个粽子,等不急,送粽子的人还没走,粽子已经幸福地进入肚子里安静下来。想想那时为粽也疯狂,粽情难忘!

    后来条件好一点,每到端午节前夕,都会采集新鲜的芦苇叶来制作粽子,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即使不会包裹的,也会跟会的学学,包包,松的紧的,歪的斜的,四不象的,有时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煮熟了软的滥的,硬的有咬嚼的,尖角破裂开口笑,妃子笑一般都会被优先宠幸。千家万户粽飘香,犹记水乡叶清鲜,莫道乡村人热情,手拎粽子裹腹甜。

    粽香情自浓

    端午节对农村人来说,可是一个忙碌的节日。时值四夏大忙季节,一半青壮年都在田间地头忙收割,根本没时间在家包粽子,忙到深夜回来,哪里还有心情包裹粽子,多少孩子那时望粽心叹。

    只有家里有老奶奶的,时间相对来说多一点,那一个个粽子多出自老奶奶之手,孙子孙女都感觉比我们幸福。很多家里没老人,孩子就只有靠邻里亲友送几个解解馋啦。有时老天眷顾,端午节下雨天,那母亲就安心在家包裹粽子,那份喜悦,不可言语。

    记得母亲每次把新鲜的芦苇叶打好或者买好回来。放锅里煮沸十分钟左右,拿下河清洗干净,回来之后,放在大桶或圆桶里,一头搁门口门槛上,粽叶浸泡在清水里。

    粽香情自浓

    淘好糯米,沥干,搁桶边上,拿个爬爬垫凳子坐下来。只见左手指轻挑三两片粽叶于食指中指之间,右手轻卷粽叶成喇叭形状,左大拇指和无名指上下轻压,食指抽出,右手用陶瓷汤勺装满糯米于粽叶中,轻轻压实,放下汤勺,右手发力,抓住左手粽叶中间位置,往下轻绕粽身,两角严实,缠绕数回,去掉粽叶间的溢出的米粒,这时一个等边的三角形粽子就稳稳地握在左手掌心。再拿一片粽叶,插到粽腰处,大拇指头压住粽腰盖住的粽叶,粽叶自右角向左角包裹紧,看四个角严实无漏米,右手拿起剪好的棉线,用嘴轻咬线条,棉线飞绕粽腰四周,对角扎牢,轻旋粽身,遂收紧,松开嘴,两手轻扣线头,一只完美的绿粽子,就静静地躺在瓷盆或篮子里,等待下锅沸腾翻滚。

    粽香情自浓

    粽子包好了,就开始生火在灶台煮粽子,粽子一个个乖巧的聚集在锅里,淹没在水里,盖上锅盖,大火猛烧,煮粽子一般都用硬火,废木材,树枝,棉花杆子。炉火旺盛,粽子的香气慢慢溢出,一般三四个小时粽子才能完全熟透,中途还要不停的加汤,不能让粽子露出汤外,有时还要把底部的翻到上面来,那样煮出的粽子个个如一,不会这个生那个熟,软硬适中。汤汁越来越浓,热气蒸腾缭绕,香味充满了整个厨房,院子,小巷,天空,粽香情浓,漂浮在那个季节。

    粽香情自浓

    家乡人对粽子总是情有独粽。除了端午吃粽子,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有的人家会在农忙之前包裹粽子,下田时篮子,背包里面放几个应急,留着干活时肚子饥饿时补充一下体力。有时割麦,挑把,脱粒,送公粮,挑担时,干重活,中午晚饭不及时的时候,剥个粽子,喝几口茶水,可谓是平常救急肚子饿的佳品。有时看到一些年轻的人体力不支,淳朴的乡亲有粽子的总是会慷慨地送给过来给他们吃,粽情粽意,无处不在。

    粽香情自浓

    乡村风俗,平常子女婚嫁,回门都要包粽子派发给村里邻居亲朋好友,道声喜庆。建房上梁,挂红,落成都要包粽子,个个邻里都要分发到,道一声喜气盈门。粽子情浓,乡情深厚。

    粽香情自浓

    岁逢端午,粽香岁月,飘香故里。现在的粽子虽然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红豆绿豆,花生蜜枣,排骨猪肉......但我尤喜母亲包的那种白粽子,什么都不添加,剥开晶莹发亮,沾一点绵白糖,粽香飘溢,甜心情浓。

    粽香情自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粽香情自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nj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