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庆相识时间很短,却趣味相投,很自然的从同事成了朋友。他离职后不久,我也离职了,此后少有联系,今年清明节前我们重见,愉快地谈了一次话。
他是我的榜样。做事有章法,言谈很儒雅。认识他的时候,我心里暗想,等我四十岁的时候能成为他这样就好了。而那天谈话,他告诫我不要重走他的老路。
他当时正在考虑变更工作。得知我在工作方面出力不大,特意嘱咐:你对待工作要全倾全力!我听了很惊讶,因为我知道他并没有事业方面的野心。他并没有做过多解释,但我能感觉到他有点犹豫,有点焦虑。我们谈了很多,其中有提及北京疯抢“学区房”,他叹了口气,严肃地说:“这个话题真的太沉重了。”我的同学,在一所高校做学生工作,曾转发给我一篇文章,大意是学区房将是抢房潮后的下一个激烈争夺的战场。结尾有一句:这一轮,你还跟么?
说实话,这一问,让我非常难受。我的直接反应是太荒唐了,才不要跟!但转念想想自己的孩子,又非常愧疚。天下哪有父母不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的!我想起从报纸上读到的一则报道,很多年轻的父母,起初都愿意让孩子年幼时多玩玩,但为了上优质的中学不得不参加培优班。请先不要简单的批评这些父母的选择,这只是反映了“现实逻辑”的强大。想想我们中的多少人,从抱着租一辈子房的信念,稀里糊涂的就做了“接盘侠”吧。
当我们掉进现实逻辑里,链条就非常完整了。为了要给孩子好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倾尽全力的工作,多多赚钱;为了让一家人有安全感,买所房子,需要我们倾尽全力的工作,多多赚钱;为了亲人的疾病得到好的救治,需要们倾尽全力的工作,好好赚钱。这或许就是张庆叮嘱我的本意。
对于努力工作,我没有意见,但全倾全力,我看没必要。于坚有句诗:我们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活的更像个人。我觉得人是多向度的,不能被工作过度简化。之所以很多人没有安全感,我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所致,靠一己之力解决上述问题,恐怕只能加重个人的焦虑。我有个朋友,甚至给自己买了电梯险。用保险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
其实,现实的逻辑链条还有另一环,如果你拼命工作,势必会减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忽视对孩子的家教,而这些愧疚怎么来弥补?消费是便当的方式。给爱人买高档化妆品,给孩子报顶级的辅导班。而高消费,反过来又压着人更疯狂的投入工作。
在焦虑和悲观到处弥漫的背景下,我却观察到很多人在消费面前非常乐观。为了描述清楚,我讲几个关于买车的故事。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两年没有回了,发现好多家的门前房后停着各式的车子。我一个堂兄弟,才刚工作不长时间,也买了一辆车。我大叔没好气的跟我嘟囔:钱没挣多少,阔气先摆上了,车是贷款买的!
我的邻居小王和我同去幼儿园接孩子下学,闲聊时,他说要再买一辆车,想买SUV,我大为不解。他家里是有一台车子的。而且他刚刚置换了房子,房贷少说得有两百多万。我问为什么,他直率的回答,媳妇开车上下班,他还想开车回去看家人,太不方便。
我的同事今年的计划之一就是买车。“劳动节”前得偿所愿。提车回来,把我们都震住了。他开回来一辆凯迪拉克!我疑惑的问:“你预算不是20万吗?”他答道:“也就多了10万,一个月多还一千块钱的事儿。”他开导我,别买紧凑型的车,开出去会给人一种“屌丝”形象。
还有一件事,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痕迹。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走过一个路口,遇到两个很年轻的人在聊天,其中一位指着身边的一辆红色的马自达6,骄傲地说:我今后买车,就买马6!
网上有人调侃说,中产阶级与“屌丝”的区别就是:中产是负债的“屌丝”。说对了一面,另一面我怎么觉得非常多的人都已经对负债不以为意了呢?是什么给了他们这种乐观的消费观呢?
车子,似乎不单单一种消费品了,在不少人眼里,它是品质生活的“标配”。老话说,日子不是一天过的。在今天确实已经被好多人翻篇儿了。明天总能挣比今天更多的钱,我为什么不消费呢?大家都是如此啊,我为什么不呢?还是那句话,请别简单的嘲讽这些人的观点。其实,每一款车,在买车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定位,某某车是某某车的乞丐版之类。我姐姐有一句“名言”:车子就是开给人看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关于车子的态度也变不那么理性了。然而,我仍然不明白,是什么让大家如此乐观的消费?
希望这压根就不是个真问题罢。有一天晚上,电影频道播放了一部影片《山丘之王》。是我喜欢的导演索达伯格的作品。看完后,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那个男孩的境地里,我恐怕没有他那么有信心,那么坚强。我想象不出,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艰难时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