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众妙诗话(四):避世易,避心难,空有桃源也枉然

众妙诗话(四):避世易,避心难,空有桃源也枉然

作者: 不与梨花同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1:54 被阅读0次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如果说中国的文人,谁是历来被人误解最深的,谁是文学形象与历史真相最不相符的,我想那一定非唐寅唐伯虎莫属了。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成就了“三笑点秋香”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周星驰电影的夸张渲染之下,一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让唐伯虎成为了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嬉笑怒骂的典型形象。然而,等我们真正了解唐寅其人,才知道,在世人打上“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标签下,是怎样令人叹息的人生。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桃花庵歌》,一起来了解唐寅的人生故事。

    1470年,唐寅出生在苏州一个富庶的商贾家庭。家里在阊门一带经营酒楼,生意非常红火。唐寅从小聪明伶俐,在四邻八里间名气很大,酒楼的生意因为他小神童名声在外,更是锦上添花。16岁时,唐寅一举在童生试中高中案首,一时风光无两。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24岁时,唐寅父亲去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亦在这一两年内相继离世,更是给唐寅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百无一用是书生,唐家人丁凋敝,家道逐渐衰落。多年来,唐寅为了重振家业,卯足一口气寒窗苦读,在秋闱中了解元之后,他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

    后来的事,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及过。转过年,唐寅怀抱梦想进京参加春闱,却不幸卷入了一场科考舞弊案。科举梦碎,仕途尽毁,声名扫地,唐寅被革除了举人的功名,狼狈回到家乡。京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苏州城,乡亲赞赏有加的青眼瞬间变成了不屑一顾的白眼,唐寅一度活在旁人的指指点点中,续弦的妻子也离他而去。唐寅感到心力交瘁,为了排遣悲愤,他决定出门游历。山水清音,似乎治愈了唐寅的心灵。两年后,唐寅回到了家乡,在苏州城北买下一块叫做“桃花坞”的荒地,筑茅屋竹舍而居。

    唐寅喜欢桃花,后人附会桃谐“逃”音,是带有某种隐喻意义的意象。我觉得没有那么复杂,在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后,谁会不喜欢开的这样欢喜热闹的花呢?唐寅在房舍周围遍种桃树,又恰好契合地名,他给自己的新家起名为“桃花庵”,自号“桃花仙人”。每到春天,桃花盛开,一片云蒸霞蔚,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这里,他虽然清贫,但每个简陋的屋舍都拥有精致的名字;在这里,他和为数不多的好友保持往来,祝枝山、文征明都是桃花庵的常客;在这里,他有了新的爱人沈九娘,读书磨墨,红袖添香,虽然这段温馨的时光并不长。他努力忘却不愉快的前尘往事,努力重新开始,努力说服自己抛开俗世的烦恼,沉醉在诗、酒、花的世界,去享受这种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这首《桃花庵歌》,就是他为自己规划的美好生活。唐寅的诗风我很喜欢,浅显直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饱含趣味。他的浅显,不是白居易那种接地气,也不是张打油那种下里巴人。我想,这是一种身处市井,却心怀文脉,杂糅形成的语言风格。有点“见真佛只说家常”的禅意韵味。在这首诗里,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太疯癫”,一个是“看不穿”。太疯癫,是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容于世的生活态度,“只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种蔑视荣华富贵的价值观在汲汲营营的年代无异于石破惊天。看不穿,这个词更加值得玩味。人生如逆旅,百代是过客,肥马轻裘也好,衣衫褴褛也好,叱咤风云也好,寂寂无声也好,到最后,都是一抔黄土掩风流,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看不穿,固然是对众人熙熙,享太牢、登春台的嘲笑,又何尝没有对迫于世事、壮岁隐居的现实的自嘲。因为看不穿的,何止是世人,唐寅本人,其实也从未看穿过。《桃花庵歌》与其说是他对隐逸生活的白描,不如说是对蠢蠢欲动的功名心的封印。只有不断用诗词去加深这种心理暗示,他才不会被求而不得、自我圈禁的生活逼疯。他并不是一个真隐士。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隐士。隐居辋川的王维,是享受高官的吏禄却鲜少过问政事的半官半隐;隐居鹿门的孟浩然,也曾发出过“不才明主弃”的牢骚;隐居东山的谢安,那是真正蛰伏而居,伺机腾飞的巨龙。一旦机会到来,就是东山再起之时。44岁的唐寅,也曾认为到了东山再起的时候。

    1514年,宁王朱宸濠招贤纳士,听说唐寅是个才子,派手下邀请他去南昌当幕僚。唐寅心动了。本已对仕途心如死灰的他胸中似燃起燎原之火。然而这一把火,烧向了无尽的危险和杀机。在宁王的幕府里干了没多久,唐寅就发现了不对劲,宁王组建军队、拉拢土匪,似乎包藏祸心,有谋反之意。但是贼船已上,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情急之下,唐寅不惜放下自尊,装疯卖傻,满口污言秽语,直到宁王厌恶,才得以脱身。5年后,宁王谋反兵败被诛,封国被废,同党也遭到了清算。

    科举,牢狱之灾,出仕,杀身之祸。唐寅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舛。这次之后,唐寅才真正绝了仕途的念头。而一旦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他的身体迅速衰败下去。在颓废度过8个年头之后,1523年冬天,在贫病交加中,唐寅永远闭上了眼睛。

    人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总会用诸如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之类的词语来形容。回看唐寅的一生,就好像一条笔直的下坡路,没有一点曲折,连这些荡气回肠的形容词,都如此吝啬赋予他。人说上天苦其心志,对他却没有降下应有的大任,这对从小胸怀抱负的唐寅本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不幸的生命,却在文学和艺术上开出了灿烂的花。在中国书画史上,唐寅是个永远绕不过去的丰碑。磋磨,拓展了书画的深度,苦难,丰富了书画的内涵。正是这些生命的悲歌,造就了艺术史上别具一格的旗帜。

    2015年,我到苏州游玩时,按图索骥找到了唐寅园。这是一个为纪念苏州名人唐寅新修的景点,既然历史上的桃花庵已经遗憾消失不见,那么就来这里逛逛,找寻一些唐寅的踪影吧。但是很可惜,粉墙黛瓦、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却没有一点该有的灵气,到处是打着唐伯虎旗号售卖字画的商贩,稂莠不齐却价格不菲。这样的喧嚣纷扰,还有一点“闲来写就青山卖”的格调吗?唐寅如果泉下有知,也会对养育他的故土失望吧。

    明明是春日,我却感到有如深秋般萧瑟。离开时,有感而发,留下了一阙《鹧鸪天》,遥祝唐寅天灵安好。词云:

    七里山塘鸳鸟凫,潇潇烟雨到姑苏。

    画船横桨隐岩壁,杜宇着花栖绿竹。

    三笑误,几殊途,青山写尽人孤独。

    江山万古伤零落,怅枉桃庵叹六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妙诗话(四):避世易,避心难,空有桃源也枉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ua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