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00多,生物钟自然醒,我穿了薄睡衣起身,去厨房将早餐做起,窗口几阵风吹来,微有寒意。
等洗漱完毕,忽觉鼻塞,喉痒,微微怕冷,哦,薄睡衣领子是敞开的,晨起受凉了,立刻换了厚睡衣。
看来“捂三春”有道理呀!
再来看看我身边的她们:
孕妇A,孕7月,住院保胎期,自觉房间热了出汗,就脱衣,窗口吹吹风,第2天就鼻塞,阵发咳嗽。
孕妇B,孕5月,贪凉饮冷,寒战发热3天,后阵发咳嗽,住院中。
看大街上,很多人还穿着冬衣,因为,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的谚语。
但不乏少许爱美女士,衣服单薄,穿起了七分裤,矮腰袜子,裙子,给春天增添了一丝亮丽风景…我想也许她的身体素质好,寒邪不易入表,入筋骨……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的俗语。
我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春捂的重点是捂好颈背、肚子,脚,春捂的精髓即是根据天气变化和自身素质适当“递减衣物”,以保护初萌的阳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