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砸锅卖铁这个词是上一年级,一个女同学和大家聊天说她的爸爸告诉她,砸锅卖铁也供她上学。当时幼稚的我脑子里还浮现了,把家里的锅收起来砸成小块,当铁卖换钱交学费的场景。这句话原本和其他的话一样,被小朋友们的游戏和接下来的其他对话更新,就默默的过去了。半懂不懂,大概心底略微感到女同学对爸爸的崇拜,和爸爸对女儿简单的爱。
可是当慢慢长大再次被人提起或再次在书上或电视上看到“砸锅卖铁”这个词语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个场景。因为一般情况下在电视或故事里面看到这个词语都会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一般是主人公家庭经济拮据,爸妈勒紧腰带供他上学,后来学业有成的故事。
恰好让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语的这个同学版本和后来常常碰到的版本不同,我的这位同学是一个成绩倒数第一第二的,不光一年级是,后来的几年里面也一直是,她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也没有后面的转折。让我感觉原来砸锅卖铁上学和学习好坏是没有关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