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R1983年到1994年的试炼之路

11R1983年到1994年的试炼之路

作者: 孤独中的喧嚣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16:17 被阅读6次

①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桥水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功

计算机使我得到价值最高的东西之一,我们将我们的思考输入计算机,使计算机帮助我们做决策,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桥水就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功。

R至今都相信一种理论,如果一台计算机能够储存世界上所有的数据,以数学的方式表达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

②1983复兴桥水,全身心的做好服务

到1983年底的时候,桥水一共有六名员工,我没有做任何营销,我们得到的业务源自于口碑,我们当时的业务主要有三个领域。

→付费咨询

→管理企业的风险,获得提成

→打包出售我们的研究报告

我们都是全身心的做这些事情,比方说,我给他们提供的决策建议一定要和假设我亲自运营这家企业所使用的决策一样,我才满意。

③目睹澳大利亚最富有的人失去一切

在桥水80年代中期服务过的一个客户里面,有一个人R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澳大利亚最富有的人之一,艾伦邦德,邦德大量借入美元购买资产,比如澳大利亚的酿酒厂,他这么做其实是在赌今后用于还债的澳元会升值,但后来美元大涨,澳元大跌,尽管邦德从啤酒销售中赚到很多钱,但并不足以偿还他的债务。因此他不得不破产,在这个过程中,R目睹世界上最富有最有成就的人失去一切,就让他印象深刻。R对此的总结是,混淆经营和投机,而选择进行对冲的时机又太晚导致邦德破产。

④转折点,因为咨询服务干得不错,进而获得世界银行的一笔资产管理账户,并逐渐成为美国最优秀的债券管理者。

80年代中期,由于我们在利率与货币市场上做得不错,而购买我们服务的资产管理者也在利用这些研究赚钱,随着业务顺利开展,我们就设想自己能够成为机构投资管理者,于是R去游说世界银行基金运营者 ,尽管当时我们没有管理任何资产的从业经历及经验,但它还是给了我们一个500万美元的债券账户。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也干得不错,于是其他的客户也接踵而来,慢慢的我们成为全球表现最优秀的美国债券管理者。

⑤84初到中国,在封闭的大门背后探险

R从事的职业给了他很多旅行的机会,1984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R来到中国,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84年R在位于长安街国际大厦22层的“世界之窗”内,一位创业不到10年的美国人望着窗外这样“预言”。虽然现在附近都是胡同,但是将来这里一大片的高楼都会拔地而起,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认为一个小伙子第一次到中国来就胡说八道。

《但R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中国有超过10亿无比聪明和勤奋的人,只要这些人被赋予工作的自由,并接入市场的力量,这能释放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而资金一定往人力成本低的地方流,中国的市场规模又足够大,中国人完全有理由和美国人赚得一样多。》

结果不到30年,国贸周边三座在建的超高楼就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

⑥关闭桥水中国合作伙伴公司

正因为看到了中国的机会,所以在1994年R成立了一家公司,桥水中国合作伙伴,但在一年后关闭了这家公司,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发现我总是需要在凌晨三点钟接电话,努力弄明白我们感兴趣的那些企业不可靠的财务报表和可疑的股权结构,而等到天亮以后,我还要处理桥水的各种工作,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久。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个机会。

⑦R将11岁的麦修送入到中国学习,并爱上中国,因为身边的中国人。

顾阿姨和R在美国工作上有过交集,1995年R和妻子芭芭拉共同决定将11岁的儿子麦修送到北京顾阿姨家生活一年,就读了北京史家胡同小学。

马修后来回忆到,刚走进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就里三层外三层围住我,他感觉自己就好像动物园的一个动物一样,但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他在那里得到了友善相待,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说他爱上了中国,因为身边的中国人。” 马修说“

一些课因为牵涉太多中文字我没法上,学校的几位老师每天会花几个小时给我开小灶补习。

顾阿姨的丈夫麦叔叔是一位大学教授,他几乎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骑自行车来送我上学,然后再骑一个小时返回学校,前后可能要花上3小时。

(R说他最缺的就是时间,后来顾阿姨的老伴离世以后,R放下所有的事情,专程飞到香港办好签证,再飞到北京,为这位普通的老人送行,R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相关文章

  • 11R1983年到1994年的试炼之路

    ①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桥水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功 计算机使我得到价值最高的东西之一,我们将我们的思考输入计算机,使计算...

  • 12R1983年到1994年的试炼之路

    ①桥水的立足点90年代抓住管理柯达基金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末,桥水依然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只有24个人。从最初世...

  • 1.4我的历程>我的试炼之路

    以下内容学习、摘录自《原则》 4 我的试炼之路(1983-1994年) 我了解到,如果你以勤奋和有创造性的方式工作...

  • 原则

    瑞·达利欧 4 我的试炼之路 (1983—1994年) >> “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1979...

  • 原则

    我的试炼之路 (1983—1994年) >> 我现在正在研发类似的系统帮助我们做出管理决策。我相信,想要改进你的决...

  • 神圣的引导

    崇高的恩召在呼唤,也引领我们到艰难之处,借此试验和磨炼,使人洁净的试炼之路是崎岖,克己和钉死自我的。 我们不应期望...

  • 原则复习三

    我的试炼之路1983-1994年(一) 1.对失败的认知和反应 在一败涂地之后, dalio几乎破产(那是1982...

  • 罗学智的生活和工作原则

    今天看了我的试炼之路一部分,收获:学会思考,生活工作中处处有思考。

  • 《原则》 4 我的试炼之路

    1.我的逆境既是可以容忍的,又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2.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 最重要的事情并不...

  • 《原则》读书笔记07 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在没有真正通过别人的视

    4. 我的试炼之路(1983-1994年) 复兴桥水 Ray认为计算机是他得到的价值里最高的东西之一,因为计算机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R1983年到1994年的试炼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yx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