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个20岁的年轻人,到处找不到工作,就去东莞打工、创业,去国企上班,给人当电工,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开摩的都被人抓,于是混迹江湖,自己随手写了一些小卡片,上标头衔燎原集团董事长。他说,如果将来有一天发迹了,有所成就了,可以凭借这个名片去找他,颇有种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情节。
20年后,年轻人已不再年轻,真的有个人拿着这手写的名片找上他,他一看,还真是他写的,而此时的他确实是一个集团董事长,这人就这么成了他的商业伙伴,成了他的供应商。这个当年写“燎原董事长”的人,现在人们称他为“松鼠老爹_章三疯”,是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
章燎原曾经说过:创办三只松鼠,不是从2012年开始的,而是从15年前开始的。(大意如此)
那么,15年前的章燎原在哪里呢?在安徽詹氏食品公司。他在詹氏公司一路爬升,从底层的业务员一直做到总经理。做到了职业经理人的最高级。在恰当的时候,辞职出来干出了“三只松鼠”这个品牌。
他就是一个“卧底”,卧底了15年。身形消瘦的章燎原,有着一双鹰顾狼视的眼睛,喜欢沉思,步伐很快。
(图 电影《无间道》)
我鼓励你做公司的卧底,但不要做短期工,或者换个说法,去做一个立长志的人。
我有一个自己当老板的朋友,就真的去做了同行业里别家公司的卧底。好几年的时间,那家公司的产品在市场非常有竞争力,他就是想去看个究竟,他们的供应体系,他们的管理体系,他们的技术储备,他们的人才体系到底是什么个样子。他以一个工人的身份去应聘该公司的岗位。呆了一段时间,回到自己的公司,思路开阔了,见识增长了,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公司的制度、管理都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
当然,这是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真的去做了卧底,那要注意别被识破,否则很尴尬的。我所主张的是,即使你现在只是普通岗位上的一员,你一定要有卧底的心态。
虽然不鼓励频繁跳槽,但现今社会,终身效力于一家公司的情况越来越少(即使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到中年都很有可能要被淘汰的),而你更应该把现有的平台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跳板,把现在的公司当成你人生的一个台阶。
(图 《卧底归来》)
所以把效力于现在的公司当成是“当卧底”,就是要求你要全面把握公司所需要的业务技能,提升自己,等将来有一天你可以出来创业了(我也鼓励很多人创业,包括我自己公司的员工,如果是靠谱的人,我曾经也表示过,我一定会投资于他),你就可以把你的工作经验,“卧底知识”运用到新的领域。
我虽然是公司的老板,但我依然把自己当做公司的“卧底”,我想,公司在成长,我也要跟着它一起成长起来,公司在变大,我也要把自身的能力与认知不断更新与迭代,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的所有会推翻重来,也可能未来的某一天,遇到的时代机遇,与我们目前的业务体系相违背,那我会毫不犹豫推翻存量,去all in 时代机遇。
做“卧底”的小心思,要求我们时刻准备着抓住我们能抓住的机会。做“卧底”的城府,也就是给自己定一个十年的flag,不断要求自己认知与能力的迭代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