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irley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校女生,皮肤又嫩又白,活像用象牙雕成似的;那一头乌黑闪亮的秀发自然地披落下来,像黑色的锦缎一样光滑柔软;嘴唇像红色的花瓣,笑起来如同娇羞盛开的罂粟花;棕色的眼睛像刚滴下的琥珀般温柔透亮。同研究院的男生路过都会留足观赏,更有邻校男生倾慕,但她确从来不在意这些,却只爱悠闲的捧着kindle在学校各处静读。学业外擅长写新诗和小品,文笔流畅生动,笔底充满了感情,常在校刊上发表,从她的文笔看,她该是个细腻的女孩。
父母离异后,Shirley和母亲定居在新加坡南部的Blair Rd.,距离环球影城只一江之隔,在念书的最后一年暑期她为了修满社会学分,申请了义务打工,在打工期间认识了同样做义工的Carl,T字型的身材,微笑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学习成绩超优,能写,能谈,能欣赏,而且会画一手极好的写意画。书香门第出身的父母早已安排他毕业后前往瑞士日内瓦申研博计划
。Carl见到Shirley时便被她那一身温柔灵秀的气质吸引。Shirley同样默默的喜欢上了这个朝夕相伴的阳光男生。
2.
人类有太多“相见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却永不会“恨晚”。半年里纯真无邪的情愫好似霓虹灯般绚烂,憧憬着未来的生活,这是一条幸福而坎坷的路。很快到了论文答辩期间,Carl的父母又一次提醒他毕业后立马离开新加坡去往新的城市学习深造。无奈之下,他同父母坦白自己的感情,并让他们了解到Shirley家境,父母与他发生争执,执意要他们分手不再见面。
新加坡的社会,说新不新,说旧不旧。一方面有非常耸人听闻的新潮人物,另一方面,也有极端的保守派。
回学校后他们约定隐瞒父母、同学,Shirley和Carl就在这夹缝中生存。有一次,当他们有机会单独相处时,Carl说:“那只是三个字;三个从有历史,有人类,就会互相诉说的三个字:我爱你。我不能时时刻刻亲口对你说这三个字,但是,让我们之间多点默契吧,如果我敲三下桌子,就表示我在对你说这三个字;如果我拍你三下肩膀,也是说这三个字;如果我打电话给你,铃响三下就挂断,那是我在对你说这三个字;甚至……如果我向你眨三下眼睛、弹三下手指、扭三下脖子……都是在说:我爱你。”
多么浪漫的表达方式!
然后,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生活在“三下”里。敲三下,我爱你。拍三下,我爱你。看三下,我爱你。铃响三下,我爱你。吹三下口哨,我爱你。叹三口长长的气,我——爱——你。
这种爱情,有它的凄凉,有它的美丽,有它的诗意,有它的残忍,有它的狂欢,有它的痛苦。
不论怎样,Carl和Shirley就这样“两情默默”地度着日子。Shirley为了忠于这段“不为人知”的爱,竟屏退了所有的追求者。
3.
逐渐,两人的知己朋友,都知道了这段情。而他们在无数的刻骨相思之后,越来越觉得彼此间的爱,已浓得再也化不开。于是,Carl开始和父母商量,开始为两人的未来而奋斗——这是另一条艰苦的路,几乎是残酷而血淋淋的。Carl为了Shirley而奋战,最后,Carl的父母终于同意了他的一切决定。
毕业前几天,Shirley和Carl约好在kovan一带某餐厅共进午餐,Shirley心情极好,因为这么一年半的情愫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一天。终于可以公开约会了!天意弄人谁知,这顿午餐,Carl却没有出席,而且,他永远不会出席了。
Carl就在那天早晨,因撞车而丧生。
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走了,消失了。
而活着的人,却必须继续活下去。
4.
Shirley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活着,那些日子,她生不如死,对于周围所有的事和物,都视而不见。心碎的滋味,只有心碎过的人才知道。那些日子,她没有感觉,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活着只为了活着,痛苦的底层,是再也没有爱了,再也没有希望了。“死亡”摧毁了一切,爱情、梦想和希望。
在Carl死后的第七夜,Carl的诸多好友们,都聚集在一起,为Carl开追悼会。Shirley也参加了追悼会,她彷徨无据,心碎神伤。眼前都是旧相识,可是,谁再对她敲三下?拍三下?看三下?吹三声口哨?叹三口长气……
那夜,新加坡全市灯火辉煌。
但是,那夜,在Carl的追悼会上,一间大大的客厅,却忽然灯火全熄。灯灭了,一片黑暗。大家在惊愕中,灯又自己亮了,然后,再灭,再亮,再灭,再亮。一连明灭了三次!
Shirley几乎脱口狂呼了!
闪三下,我爱你!
他来过了!他见到她了!他说过了!闪三下,我爱你!闪三下,我爱你!他表达了他的意思,他带来了他的关怀、热情与安慰。
死亡,不是终点。Shirley 又活过来了,又能面对生活了,又开始写作了。死亡,也不能阻止爱情……
这是个爱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微信搜索公众号关注畅听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