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与野兽的分水岭—饮与品

人与野兽的分水岭—饮与品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06-14 09:18 被阅读0次

    饮与品,完全是不同境界,这必然以茶与酒为代表,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中国的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两种性格。“茶类隐,酒类侠”,茶使人清醒,酒让人迷醉。然而,饮酒与饮茶,喝的都是一种心境。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酒是一种意气,茶是一种境界。以茶当酒,则是用保持自我的姿态,传达与子同袍的情意。道虽不同,亦相为谋。

    酒与茶,一动一静,一为活泼、一为沉稳。

    智者如茶,看破了人世间的虚华,淡泊名利;心境寂然,超脱通透。

    酒彰显侠肝义胆。喝酒,又总是在心境大起大落时。

    高兴了,喝两杯助兴;心烦了,来几壶浇愁。“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胸中怀一腔豪气,美酒灌入,心境更加开阔,心情更加爽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愁时,痛饮一壶好酒,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纷扰烦忧。

    酒,肯定是哥们之间必不可少的好东西。好友多日不见,必要小酌一番。我对酒没什么瘾,但隔段时间,会想喝点。

    打桥牌时候喝茶,打完牌喝酒,这也成了惯例。打完球更想喝酒,继续抒发一腔豪情。

    饮与品,在不同人之间,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我对酒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坏概念,总体感觉清香型的喝着顺口。这几年流行酱香型的,也适应了。唯有一点,都不喜欢多喝。年轻时候没酒量有酒胆,记得一次在老莫,大概喝了八九瓶啤酒,感觉胃就是顶不住了,赶紧去卫生间,还没走到大厅口,一股龙柱似的喷涌到了服务生胸前,这是我喝啤酒的最多的记忆。

    喝白酒,应该很少有喝糊涂的时候,一般感觉不舒服了,就坚决不喝了。记得只有一次在上海,朋友为我庆生,同学拿了一箱河南白酒,什么牌子忘了,还有红酒,洋酒和啤酒。聚会结束,我记得从复兴公园开车回了浦东。第二天看到了一张大家的合影,什么时候照的,我真的一点印象没有了,这算是所谓的断片吧。

    在无锡喝最多一次,六瓶小二锅头,还有不少啤酒,然后强打着精神把几个朋友送回了家,第二天睡了一天。印象中,这可能是自己喝的最多一次。当然和我几个哥们是没法比的。近来听我那警院的哥们讲,他喝的最多一次,跟警备局的朋友拼酒,俩人喝了14瓶茅台,直接进了医院。现在滴酒不沾了。感慨的说,前半生把一辈子的酒喝完了。

    我觉得喝酒各自尽兴就好,自己量力而行。一两不少,半斤不多,反正一直保持自己清醒状态就行了。酒后也被测过几次,但确实喝的不多,每次都在安全范围内,不找事儿为原则。

    澳洲酒后开车标准比中国低一些。一大杯啤酒,一中杯红酒,一小杯烈性酒,一个小时后开,都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喝俩小时,可以加倍。当然,每个人对酒精敏感度吸收程度不同。我的限度,差不多就是一两瓶啤酒,基本上测不出来。在澳洲,朋友们聚会,大多数情况,也就是一两个小bottle啤酒,或者一两瓶红酒,偶尔会喝白酒或洋酒,都比较节制。年青一代,应该有所不同吧。

    有人喝酒喜欢乱说话,甚至撒酒疯打架。我真的喝多了,唯有想睡觉。酒后,其实也是能看出一个人一些本质的性格特点。

    黄永玉曾的茶酒情怀

    对于酒,黄永玉更是说自己是个“不喝酒的酒徒”,他认为“酒是人类第二大快乐,它与人类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

    黄永玉是个实打实的“拥酒派”,他自己爱酒却不常饮酒,因为他酒量实在不高,但他欣赏酒鬼们的那种自得其乐的状态。关于酒,黄永玉也是妙语连珠:

    酒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无孔不入。

    忧愁要它,欢乐也要它;孤独要它,群体也要它;天气好了要它,风霜雨雪也要它;爱情要它,失恋也要它;诞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恶人要它,善人也要它;当官的要它,百姓更离不开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爱它。 

    酒,我很欣赏,可惜一口就醉。喝不喝酒是人和野兽最大的区别……我和大多数人都不喝酒,我们欣赏喝酒,与喝酒的人为友,我们这帮人占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点四,是不喝酒的拥酒派,算不得是野兽派。 

    在酒朋友旁边醺得面红耳赤倒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能体会得到“酒”是很妙的东西。 

    人生如酒、人生似茶,黄永玉的茶酒画蕴含的那份真性情,的确叫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喜欢黄老的绘画、文字、生活中透露出的那份幽默与乐观,而他的这种大风趣与天真,正是人生阅历与沧桑的积累,是一种智慧与旷达的精神释放!

    俗话说,饮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酒,热烈、香醇,是“精神之液,灵魂之饮”;茶,自然、恬淡,是“最温柔蕴藉、最富诗意的饮品”。

    喝酒、饮茶是文人挚爱之雅事,在黄永玉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这些逸趣横生的茶酒画,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彻大悟!

    喝茶时,心境平和,波澜不惊。

    曾有一位官员在饮茶时说:茶乃人生,茶叶在壶中沉浮,似是人生之沉浮。独自泡上一杯茶,看茶叶在沸水中旋转、升腾,又落下,最终沉在杯底。揭开盖子,一杯清茶已成,香气清雅馥郁,沁人心脾。初饮微苦,再品回甘,然后茶香萦绕齿间。在这细细品味中,心境淡如清风。喝茶,是浮华之后的素朴,是热闹之后的静默。“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经历了饮酒的浓烈与痛快,用饮茶来抚平酒后的身体不适,以及心中的躁动不安。

    饮茶是人生一大雅事,画家黄永玉也喜欢喝茶,尤爱普洱。

    茶有禅意,茶禅一味,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对茶的痴迷、对茶人的描绘,反映了这位已步入耋耄之年的老人,恬静淡雅的文人情趣。

    在黄永玉的茶画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份偷着乐的情趣,画中人往往因得茶这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而变得喜色难掩,也就是这份微不足道的趣味,叫人看了画,也不禁愉悦起来。

    人生本就简单,若你把大富大贵、飞黄腾达作为乐趣,那自然乏味,若你把所有的小事都当成乐趣,那自然其乐融融,轻松自在不少。

    这便是黄永玉画中所谓的“欢喜有理”!

    细细想来,喝茶之事也不就和画里一般,是件并不高雅,反而有些俗,但能叫人乐在其中的人生小事儿!

    当你煮茶、品茶不再为茶叶、茶杯、壶、水、温度诸如此类的讲究而尽心思琢磨时,仅凭心中的那份纯粹的闲适淡雅,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足以叫人自得其乐。

    一品佳茗,整个心沉浸在这抹大自然的芳香,所带来的清朗洁净之中,真是“偷得浮生闲半日,静坐庭前细品茗。如尘俗事眼前过,唯留清风绕衣裙”。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性格分别似酒与茶。李白如酒,杜甫更近茶。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酷爱饮酒,狂放不羁,藐视权贵。趁着酒兴,大笔一挥,立成飘逸出尘的诗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则对酒十分警惕,曾言“临歧意颇切,对酒不敢吃”。杜甫生性持重谨慎,饮酒节制,文质彬彬,对尊长恭敬从礼。诗文沉郁顿挫,工整浑厚,透着理性的光辉。道家的两位先哲,老子如茶,庄子则如酒。看着世人沉浸在热闹喧哗中,老子却孑然沉默,似朴拙木讷。“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老子》第二十章)老子为智者,冷静沉默。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庄子的心灵则徜徉在天地之间,尽情驰骋想象,想落天外;语言汪洋恣肆,洋洋洒洒。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心灵自由超脱,达到“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人生境界。

    茶与酒,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也都能助成艺术人生。两者互补,又可并存,豪爽似酒的人也会冷静沉着,淡泊如茶的人也会有真性情之洒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与野兽的分水岭—饮与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aa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