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场仪式,有的人碎碎叨叨,有的人一脸沉重,有的人则撕心裂肺地痛哭流涕。
无论什么时候,死亡都是个绝对话题,过去也好,未来也罢,死亡意味着绝对的离开和未知,逝去的人无法描述,活着的人也无法知晓,或许成为人们口中相信的在天之灵,但也可能是从生者的世界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那么对于祭奠逝去生命的那场仪式,置身其中的人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呢?
年少时随着父母参加了一场葬礼,离开的人对我来说基本等同于陌生人的远方亲戚,我不知道他的样貌、年龄,甚至连他的姓名都不知晓,只是父母觉得他小时候还抱过我所以顺便把我带过去了。我不知道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参加这场葬礼,仿佛一个局外人在观察着“置身”仪式中的每一个人。显然我没办法不注意到在遗像前那几位哭的撕心裂肺的人,共度大半辈子却老来丧夫,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他们伤心欲绝的遗像于我而言仅让我知道了逝去生命的样貌,从此刻起除了参加这场葬礼,再也无法有更多交集,我也只能是个表情沉重看客。我目睹了葬礼的全部,可离开的人知晓吗?知晓他死后这些在流泪的亲人?又有多少像我这样的“无关人员”?
死后有多少人会为我流泪?我不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个问题等我魂归黄土时就来不及知晓了,可是如果我不死亡又怎么能知道答案呢?活着答案不会出现,死了无法知道答案,只是知道答案存在却永远不可能知晓,似乎,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每个人都终将死亡,虽生命长短有别,但却始终前赴后继,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身后都会有场葬礼来缅怀祭奠,动乱年代逝去的生命无人问津,日后更难以提及。和平年代的葬礼变得隆重,但也无非是更多的人被卷入到这场仪式中,浓缩成了一幅众生百态的局面,只是不同的一拨又一拨人在演绎罢了。所幸的是葬礼的存在让内心痛苦的人有了慰藉和去处,希望通过这场仪式告慰逝去的在天之灵,也期望减少生离死别的伤心。
想要知道你的葬礼上有多少人为你流泪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对于离开的人来说似乎已然是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