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张爱玲和胡兰成还在相爱中,两人并坐看书,胡兰成为张爱玲读《诗经》。有一篇胡兰成只念了开头两句:“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张爱玲一惊,说:“啊!真真的是大旱年岁。”
胡兰成评价张爱玲说: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看她的文章,只觉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得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有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
张爱玲出生在贵族世家,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她,只能在家里的藏书中寻找温暖。爱阅读的张爱玲读万卷书,犹如行万里路,世事经历很少的她,却有着超出常人的对世事的理解和通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她在阅读中做到了内化知识体系。
阅读其实非常简单,你打开一本书,只要认识书本上的文字,你就进入到一个阅读的状态了。阅读书本上面的文字,能够知道字——词——句——一连串句子的意思,你就在阅读了。
但是,你真的会阅读吗?
我们刚刚说到的这种阅读方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这只是最基础的阅读方式,是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会的阅读方式。作为一名阅读者,你应该知道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读,还是为了得到启发或是获得知识,充分地理解作者在书中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将读过的书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那我们能做到像张爱玲一样吗?我们在阅读中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提升理解力、内化知识体系的目标呢?一本成书于80年前,指导阅读的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给了我们详尽的解答。
《如何阅读一本书》由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两位作者合著。这两位大师在教育界都是享有盛名的教育家和学者,除了这本书,两人还曾合著了《大英百科全书》,并因此闻名于世。
《如何阅读一本书》自 1940 年出版后很快便成为畅销书,并高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一年多的时间。此后几十年,这本书一直都是各大网站的长销书籍,被誉为“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下面,我从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分析阅读才是有理解力的阅读;阅读者的终极目标是主题阅读等三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如何阅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
01 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
阅读是有被动、主动之分的,要想达成提升理解力、内化知识体系的目标,首先要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
当你翻开一本书,只觉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翻过去好几页,大脑还是一片混沌,这种阅读就是被动的阅读。
主动的阅读包括思考、感觉和想象力,调动起这些感官感知的能力,是要通过一些方法达成的。这些阅读方法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上一个层次必须包含下一个层次,只有具备了下一个层次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完成上一个层次的阅读。
层次越高的阅读,要求阅读的主动性越高,而且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读书越主动,效果就越好。
什么是主动的阅读呢?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创造了问题答案的阅读者才算是主动的阅读。
那么该如何提问题呢?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主动阅读的四个基本规则:
1. 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 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当你回答了以上问题以后,作者还建议你将感想写下来,这样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这句话非常击中我的痛点,我常常不能很有逻辑,或者准确地说出我在读过的书中收获了哪些启发,读书的时候它们就围绕在我的周围,但读完后,它们就各自走开了。
当你回答了有关书中的问题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回忆一下,你学过和阅读过的书籍中有没有类似的知识?或者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是怎么处理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经过这一步,你才能将自己的阅读称之为真正主动的阅读。
主动的阅读应该能提出问题来,还要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因为阅读的目的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还要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将获得的启发内化进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02 分析阅读才是有理解力的阅读
在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已经读过、背诵过很多经典文章了,但好像却很难说出这些经典的诗词歌赋到底好在哪里。因为在这个阶段,阅读对于我们的要求,只要达到知道“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但是当我们的能力和阅历不断增长,信息需求大幅增加,我们希望达到像张爱玲一样,在阅读中产生高度共鸣,获得阅读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还需要更高层次的阅读。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其他三种阅读方法:
1. 检视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快速阅读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这个阶段要求你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
2. 分析阅读。这是一种全盘的、完整的、优质的阅读,是一种为了理解的阅读,要求做到咀嚼和消化一本书。
3. 主题阅读。是最高的阅读层次,这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也是最主动的阅读方式。
在这三种阅读中,检视阅读是为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打基础的一种阅读;分析阅读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阅读方式,是真正去咀嚼和消化一本书的阅读;到了主题阅读阶段,我们就进入了一种高阶的阅读模式。
分析阅读是这三种阅读方式的核心,可以在无限的时间里,一直把一本书读到成为他自己为止。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分析阅读的12条规则,并把12条规则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刚读书的时候面对着海量的书籍,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候就先用检视阅读的方法,确定值得进行分析阅读的书籍,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掌握结构和大纲,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第一阶段后你产生了对阅读一本书的兴趣,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寻找和思考。寻找关键词理解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找出论述,真正理解作者的主张;思考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前两个阶段,从整体的把握到细节的探索后,你会豁然开朗,对你读的书已经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力了。这时候才是你真正能学到知识的阶段。
一个主动的阅读者,真正完成对一本书的阅读,必须要做到能评论,提出批评,做到公正地评价一本书,才算真正完成了分析阅读这件事。
当你完成了完整的分析和诠释一本书,我想每一个有追求的阅读者都会产生去完成更高阶的阅读的想法,那就是进入到主题阅读的阶段。
03 阅读者的终极目标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四种阅读方式中最高的一个层次。什么是主题阅读呢?当我们想要快速地建立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时,或者关于某个话题想要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时,就要用到主题阅读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达到这个层次。主题阅读更适用于检视阅读的技巧,而不是用于分析阅读。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主要的目标是要了解这本书。主题阅读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主题阅读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快速地帮助你建立一个认知框架,涉及的不止一本书。例如:我们要对“进步”这个概念做个主题阅读,我们就要先做大量的检视阅读,来找出和“进步”相关的书籍中的章节,还有那些也讲“进步”这个概念,但是却没有使用这个词汇的书籍中的章节。然后,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从中选择和我们所设定的主题相关的书籍。
如果对你设定主题的所有书都进行分析阅读,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满足。主题阅读在自己并不预设立场的前提下,做到面面俱到,必须要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在主题阅读中,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因此,主题阅读是最主动的一种阅读法。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主题阅读的程度。可以先从基础做起,熟练运用检视阅读,刻意练习使用分析阅读的12条规则,让自己在阅读上脱胎换骨,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学会读书,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增加阅读技巧。同时,还应该通过读书更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让自己不只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让心智得到成长,让生命更加丰盈。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我读书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和速度,拿起一本书翻开就读,很少考虑这本书的类型,也基本上不会提前考虑这本书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我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知识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合上书后,留下的是情绪上激动的感受,但让我去复述书中的内容,我会说的没有逻辑,或是不能确定自己说的是否准确。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如果有人说起,我会想起这本书我也读过,感受么,嗯,我只能说:这是本好书。
至于读到一本并不值得仔细阅读的书籍,只好在读完后说:这是一本浪费时间的书。但浪费的时间已无法弥补。因此,我读书非常慢,而且特别容易半途而废。
《如何阅读一本书》从好几个方面都颠覆了我固有的阅读观念,例如,要有选择的阅读,要根据需要快读或慢读,要灵活运用阅读方法等等。它不仅是一本实用类的书籍,也是一本好书。希望读完这本书后,在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能使喜爱阅读的你获得更多人生的智慧和心智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