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解析
14-子游-20170506《论语》

14-子游-20170506《论语》

作者: 颜兮优兮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9:00 被阅读3次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顺从师长。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德行的人。当我们有空闲的时间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古典文献知识。

跟弟子规的总序是类似的,那么弟子规的总序这样说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个人最为首要的事情是孝顺,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顺从师长,这是道德的基础,做人的基本。何为孝?何为顺?顺着父母,不顶撞迕逆。意见不合时选择良好的方式和父母沟通,而并非吵架打骂可以解决的。不愚孝,父母说的不一定完全就是对的,但没有必要因此伤亲子感情;另一方面,不以爱之名来强加父母按照的你的“孝行”而为。

我认为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自己走的,由别人规划或者安排好的路那并非是属于你的路,不同时间,不同状态,都不要去干涉对方的人生。父母可以说是我们人生中最为关系亲密的两个人,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能与你携手同行一路。在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时,是父母领着我们的手往前而行,可以说他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引领和影响尤为重要;当我们长大后父母会慢慢松开保护管制的手让你自己走,有些时候只是父母放手的早晚不同,但终究会有那个时候,那么接下来的路是我们走,父母的建议端看你如何看待,是干预?干涉?还是建议?等到我们中年,父母迟暮之年时,便是我们牵起父母的手,那时是我们有能力照顾父母的时候,但是这不代表你能不顾他们的意愿为他们决定什么。顺从他们的意思,对自己人生的安排,也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旧适用。

亲近品德出众的人,你也会大有裨益的成长成为这样的人。要先去爱别人,如果不舍自己的付出,又怎能有收获?你不去爱别人,又凭什么要别人来爱你呢?人,是群居动物,并非单独一人就可以过活的很好的存在。你不友善待人,又哪来的自信接受他人的善待?亦可类比于:你不尊重他人,他人也不会尊重你的。

有空闲时间,有余力时多看书多学习,能够更好的补充自我的知识储备,一味的贪图玩乐精神上是很匮乏的,内心深处的巨大空虚感便来源于此。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道不同,方式方法不同,收获亦不一样。

相关文章

  • 14-子游-20170506《论语》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

  • 14-子游-20170506《道德经》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生养万物的道啊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

  • 14-子游-20170505《论语》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必...

  • 14-子游-20170508《论语》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

  • 14-子游-20170507《论语》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14-子游-20170509《论语》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以诚意之心缅怀追祀远代的祖先...

  • 14-子游-20170510《论语》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

  • 14-子游-20170511《论语》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

  • 14-子游-20170512《论语》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

  • 14-子游-20170501《论语》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子游-20170506《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h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