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孝悌(节自论语)

论孝悌(节自论语)

作者: 见月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1:58 被阅读0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者,爱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孙三家,僭滥违礼,故孔子以每事须礼为答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态度很重要。和颜悦色,是为难也。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孝乎惟孝:对孝的一个赞叹、展现。

--施于有政:所行有政道。

--是亦为政:行此孝友二者,亦是为政。

--奚其为为政:何必非要当官才叫为政?

--自己力行孝悌的时候,就是为政的重要工作,身教也。这里突显的是,为政当中第一重要的是教育,教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家庭安定了,就是对社会很大的贡献。一个为政的人,真的要治理好老百姓,最重要的一定要教孝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在世,子不得专,但观其心志是否肖父。如父有善行,则承顺之,如不善行,则几谏之。

--父亲去世,则观察他的行为。假如父亲刚走,马上把父亲之前的做法全然改变,那就是对父亲不够恭敬。应当是父亲对的、好的,不改;无所谓对不对的做法,他也不改,因为思念父亲,看到那些做法,甚至看到家里的那些摆设,会让他缅怀父亲。父亲不在了,两年、三年都还在怀念。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诸:之于。我听夫子说过,孟庄子的孝行,其他的事情,别人都能做到,但其不改他父亲所用之臣,与所行之政,这是别人难能之事。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为子忧愁。言孝子不妄为非,唯有疾病,父母忧之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今之行孝者,唯说能养。至于犬马皆能以其体力服事主人。唯人知礼,知礼则能敬。如果人子只能养父母,而不能恭敬父母,这和犬马有何分别呢?

相关文章

  • 论孝悌(节自论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 慎终追远

    《论语》中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又孔子论孝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

  • 1012 《论语》~孝悌

    文/满——学习笔记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读学《论语》第七讲 孝悌

    原创:学习笔记 《论语》第七讲 孝悌 为人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孝悌”。 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 子...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曾国藩论孝悌

    孝亲友弟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要早岁久室京...

  • 《论语 》杂谈之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 学《论语》:浅说“孝悌”

    学《论语》:浅说“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 《论语》中关于“孝悌”

    大家一定还记得李双江之子 值得思考几点

  • 古典文学小课堂(4)

    一、经典著作《论语》 《论语》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箴言的意思,故“论语”指的是论纂语言。《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孝悌(节自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j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