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609003/44604d2d99438f98.jpg)
限时写作第六天。以“我以为”开始写。
我以为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当这样写着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可笑,同时也觉得我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伪命题。
“我以为”,以“我”为中心,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而没有别人。所以,“我以为”面对的并非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他不过是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自我经验与总结。
我们试想,不论哪一个人,他活着多少时间,几十年抑或完整的一生,那无数的日日夜夜里,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呢?
生活的本身,就是故事。就像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大观园里日常琐事,不也写成了经典巨作。
我真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吗?!
其实,不是的!
七岁,我差点被陌生人带走。我想这也算是关于我的故事吧。
那年,我读小学一年级。那天,正好是周六中午放学。因为我平时寄居外公外婆家,只有周末才能回父母家。所以,通常的周六,爸爸会来接我。
可是就那天,我等了很久。学校门口的家长和孩子都散开了,仍不见爸爸的身影。
原本我可以在老师办公室等爸爸的,但也许我从小特别乖,不想带给老师麻烦,我就和老师说,我爸爸在不远处的餐饮店门口接我。
善意的谎言,只为了让老师可以按时下班。却没想到,我遇见一个陌生的“叔叔”。
“叔叔”坐在一辆三轮车上。三轮车停靠于餐饮店门口。那时是午饭时间,进出餐饮店的人很多,而且学校地处菜市场旁边。整个环境杂吵不已。
“叔叔”叫我小朋友。我问他是谁?他说,他和我爸爸是同厂的,很熟很好的朋友。还说,上次看到过我,问我是不是忘记了。接着,他又说,我爸爸临时有工作,走不开。他可以带我去找爸爸。
我不信。没理他。他跳下车来拉我。我甩开他的手。因为来往行人颇多,如此纠缠,并不妥。他就叨叨几句,离开了。
之后,见到爸爸。我问爸爸,是不是真的叫朋友来接我?爸爸说,没有。
我庆幸自己,没有跟着陌生人走。而我的“听话等爸爸”,执着“要等到爸爸”,也许,佑我,逃过一劫。
那个陌生的“叔叔”,后来在爸爸的朋友圈里,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我儿时的故事。不曾和别人讲起。
原来,是闭嘴不讲,以至于我误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讲着讲着,故事就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