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逛古玩市场,淘得一画颇有故事!
边走边看,首先是以印有孙中山像和金陵博物馆收藏的红色宋体字的文件袋,吸引了我的眼睛,蹲下来仔细琢磨,还贴有一张古画的老照片及藏品名称,年代等信息资料还可见作者为黄山寿及尺寸等重要信息,再看文件袋的背面贴有封条,上面印有“民国13年封存”字样,我顿时对这发黄的文件袋兴趣大增。
试想,民国13年即1924年正是军阀混战的中国,到现在已经历了近百年风雨,而密封完好,这本身就是一个有点意思的事情,宛若一个年近百岁,身体尚健的老人,他的故事可从饱经沧桑的面容上去找寻。
从发黄的文件袋上就给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从上面填写的文字看,他的旧藏地是重庆,后来辗转来到金陵,民国时期的首都,现在的南京。让人想起抗日战争时期首都苍黄西迁的悲惨场面,竟然成为没有被遗弃的重要文件,可见,他并非无足轻重,至少可见,在当时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心中,他有一席之地,应该是重要的被保护的文件!
在西迁途中战火纷飞时,没有被破坏或不得已遗弃,真是幸运,是否可以想象,他的保管员是多么的忠于自己的职责,也许是在相互保佑中才得以安全到达重庆,我们还知道当时的重庆也经历了大轰炸,它能完好的保存下来,不知经历了几重劫难!
他还有藏品编号和年代信息显示了当时收藏的严谨与序列,再看作者的朝代,为清代黄山寿,还附有作品照片,都说明民国时期列为国家博物院藏品的程序是由严格的审查制度。
至于画作的真假,暂时不去管他,重要的是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