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焦点团队
和文化心理-好妈妈成长团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832天第914篇
咨询挑战本周2次,总1086次
【咨询感悟】
在心理学的范畴中,有种现象叫“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本是指儿童因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或退缩的情绪反应,一般发生在六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但是,在缺少心理准备、独立性发展较弱的青少年身上也会产生“分离焦虑”的现象,而且分离过程中,离别的双方(孩子和父母)都会感受到这种“分离焦虑”。
在高考来临之际,很多考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因为高考意味着孩子即将离家,要远走高飞,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梦想。然而,如果在高中之前,孩子一直都是走读状态,或者孩子跟父母之间从来没有分离的经历,那么第一次离家的过程,就会容易引发孩子的分离焦虑,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比如:在高考来临之际,考生一边想发挥最佳水平,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边心里无意识的会担心,我离开父母这么办呢?尤其会担心自己离家后,谁来陪伴妈妈?这样的内心冲突,会导致考生紧张、焦虑,在考前和考中出现各种状况,也就是所谓“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
1.接纳孩子的情绪,同理孩子的感受。先从情绪的角度,尽可能地共情到孩子,从而逐渐把焦虑所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2.觉察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特别是妈妈)可能比孩子更焦虑,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先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独立自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品质。
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军师和导师”的角色,而不应该是“保姆和护士”的角色。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如果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如果孩子接受了,可能就会加强孩子的依恋心态。如果孩子不接受,可能就会成为孩子的包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包办太多,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大的阻碍”。
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在自身的工作方面和自身的个人发展方面多付出一些精力,这样既可以给孩子做人生的榜样,也可以使孩子免于被父母之爱包裹得太紧而透不过气来。切记:我们不仅要给孩子爱,更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2022.5.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