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2-30

2018-12-30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2:44 被阅读0次

玄六、尋思理(分二科) 黃一、徵

【云何名為尋思彼理?】

  這是第六科。這六事的最後一科是「尋思」彼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尋思彼理」呢?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觀待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解「釋」裡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約真俗辨」,分兩科。現是「辨相」,辨這個真俗的相貌。

黃二、釋(分三科) 宇一、觀待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分二科) 洪一、約真俗辨(分二科) 荒一、辨相

【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設施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

  「謂作是思」,怎麼樣的來尋思彼理,你在禪定裡面就這樣想「若內若外都無有我」,生存的時候也是沒有我,死亡了以後也是沒有我,也沒有「有情」可得。「有情」還是我,沒有我可得,也沒有「有情」可得。這「有情」,就是我是有分別心的,就是叫「有情」,「有情可得」。因為這個身體裡邊是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的東西的,是沒有我可得。

  「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沒有我!或說我是「淨」;我是「不淨」。沒有有情可以說他是「淨」;或是「不淨」的。「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沒有我!那麼但是不能說完全沒有,就是還是有這個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生理的色相,還有身體的這個形體的。

  「於中假想設施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的,這就叫做「辨相」。謂「無有我」,「無有有情」,「或說為淨、或說不淨」,那麼這就是真諦的形相;「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這就是俗諦的,世俗諦的相貌。這是先說真俗二諦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是「引證」。

荒二、引證

【又如說言:壽、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謂青瘀等,乃至骨鎖。】

  「又如說言」,又如這個佛在《阿含經》裡說:「壽、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就像《阿含經》上說「壽、煖及與識」,我們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有「壽」,就是這個生理和心理連在一起的那個力量,就是「壽」。「煖」,就是你這個「識」要在這個身體裡的時候,這個身體才會有「煖」。「及與識」,還有一個了別的識。這個身體就是有這三樣東西,一個「壽」、一個「煖」、一個「識」。「若棄捨身時」,若是這個壽命盡了,識也就滅了,就是「棄捨」這個「身」體的時候,這個識棄捨這個身體的時候。「離執持而臥」,就沒有識的「執持」它,沒有識來保護它。這個時候臥在那裡就不動了。「無所思,如木」,它心裡也不想,也不打妄想了,就像一個木頭在那裡似的。這個裡邊沒有我,也沒有名言分別了,什麼也沒有了!所以這是證明的意思,證明前面說這個道理。

  「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死掉了以後,「既死沒已,漸次」的「變壞」,它不是頓,是逐漸地變壞。有「分位」的「可知」。這個時候青瘀,過一個時候就是膿爛了,爛壞了,生了蛆、生了蟲,乃至鳥獸吃掉了,又是各各異處。「謂青瘀等、乃至骨鎖」,逐漸地這些不淨的現象都出來了。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三頁:

《離執持而臥者:謂不為阿賴耶識之所執受任持不壞故。》

  這個阿賴耶識走了,阿賴耶識走了這個身體就壞了。阿賴耶識如果在的話,這個身體還不會壞。

洪二、約因緣辨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這是第二科,「約因緣辨」。前面約二諦,「約真俗辨」。現在這裡「約因緣辨」。

  「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我這個臭皮囊為什麼會有了呢?會出現呢?就是由過去世有業力,加上愛取的煩惱,就由無而有「所引發」,就是出現了那個身體。「父母不淨和合所生」,我們人間的人是胎生不是化生,要假藉父母的幫助,父母的不淨組合起來出現這個身體的。「糜飯等食之所增長」,還需要有一個力量,就是要吃粥,或者吃乾飯,各式各樣的菜,種種的營養,才能夠長養這個身體。說是你有業力、有煩惱引發、父母的幫助使有這個身體,但是生下來以後還要吃飯,才可以生存的。這也是一個因緣。

  「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此因」就指那個「先業煩惱之所引發」,這是「此因」。「父母不淨和合所生」就是「緣」。「糜飯等食之所增長」,就是「由藉」,其實也是「緣」。由這三種的關係「雖暫時有」,雖然暫時可以存在,有這麼一個淨色相出現「似可了知」,好像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清淨的形相。「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內身」裡面很多臭穢的東西,不淨充滿。那麼這是「約因緣辨」。

宙二、結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

  前面這兩大段:一個「真俗辨」;一個「因緣辨」。「真俗辨」,就是「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下面這個「因緣觀待道理」。這個「世俗勝義」,也是「觀待道理」。「因緣觀待」,這裡說是「因緣」,這也是「觀待道理」。你能這樣思惟觀察,就叫做「尋思彼理」。

  這個「世俗勝義」那一段文,「世俗勝義」這是一個名字,名字有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這都是假想施設,就是施設觀待。下面這裡面說「因緣」,這是生起觀待,由於「先業煩惱,及父母不淨,糜飯等食之所長養」,這是生起觀待。都是觀待。這個所生法要觀待因緣才有所生法。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三頁: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等者:如說: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此依勝義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此依世俗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依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

  「如是名依世俗勝義等者:如說: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此依勝義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就是沒有我,這是「勝義」。「又說: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此依世俗觀待道理尋思彼理。」。「又說: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依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是這樣。

宇二、作用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

【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如是欲貪,定應當斷。】

  「復作是思」,這是第二科「作用道理」。現在「觀待道理」講完了,這下面講這個「作用道理」。「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若是佛教徒肯努力的放下一點,學習這個不淨觀。「若能如是善修、善習」,若能隨順聖教,能夠「善修」、又能「善習」、又能「善多修習」,能這樣努力的學習的話。「能斷欲貪」,就會有作用,你不會白辛苦的,能夠「斷」滅這個「欲貪」,能斷除這個欲的貪愛。「如是欲貪,定應當斷」,你能夠這樣修不淨觀的話,你內心裡面這個染污,決「定」能夠斷掉,能斷除去,斷除去就沒有貪心了。沒有貪心再修無我觀的時候,立刻可以得阿羅漢道。

宙二、結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

宇三、證成道理(分二科) 宙一、釋(分三科) 洪一、至教量

【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

  「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這下面是「證成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都說過了。現在說這個「證成道理」,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至教量」。

  「復作是思」,這一位修禪師他心裡面要這樣觀察,「如世尊」所「說」的,這句話是佛說的,佛怎麼說的呢?「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這是佛說的,那麼這就是「至教量」。這是佛告訴我們這麼做,我們依教奉行,這是「至教量」。就是有佛陀的法語做我們的根據,這是可以信受的,所以叫做「量」。

洪二、現證量

【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現證量。】

  「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我亦於內」,我自己如果是在禪定裡面修如是觀,那就像你睜開眼睛看見這有光、這是有人,看得非常清楚!就是你若是得了禪定你修如是觀,那你那個心眼就開發了!心眼看這是心臟、是肝臟、脾臟、腎臟,都能看見了。我們現在沒得禪定,不行!他能看見「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看見這個「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不生」,未生的就不生,生已的能除遣,能把這個煩惱除遣。「是現證量」,這是你自己現前成就的一種智慧,你就能有這個功夫了,能這樣。

洪三、比度量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這個「現證量」你也成就了。這第三個是「比度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也得到了「比度量」。「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云何今者」,我怎麼會現在「作意思惟」,我能夠「作意思惟」,在警覺我的心,我應該作如是觀。「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念,「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怎麼會這樣子呢?我現在「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就是這個不淨觀是「能對治」的。「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我們沒有修不淨觀的人,在「所緣境界」上就生出來種種的「煩惱」。但是修不淨觀,有了禪定在這個禪定裡面修這個「能對治法」的時候,你用這個能治,「能」對「治所緣境界」的「煩惱」,煩惱就不生了。那麼這叫做「比度量」。就是你沒有修不淨觀,和修不淨觀來比度這件事。這就是這個「比度量」。

宙二、結

【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

  這是「證成道理」。看《披尋記》。

《披尋記》一一四頁:

《作意思惟能對治法等者:作意思惟不淨法性,是名思惟能對治法。令彼貪纏未生不生,是名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

宇四、法爾道理(分三科) 宙一、標

【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

  「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這下面是「法爾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復作是思」,又作這樣的觀察。「如是之法成立法性」,你用修不淨觀能滅煩惱這件事。這「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這也會成就了,這是先「標」。第二科解「釋」。

宙二、釋

【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

  「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你修不淨觀的時候,能夠對治你內心裡邊的貪心。這件事「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就這樣就好了,你不要再「思」惟了,你不要再「分別」。「唯應信解」,你就這樣相信就好了。修不淨觀就能對治欲貪,就這樣信解好了,這樣用功就好了。不要再「思議」,「不應思議,不應分別」。為什麼修不淨觀能對治這個欲貪呢?你不要再思惟了,這就是了。

宙三、結

【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

  自然是這樣子,「法爾」是自然的意思。

地三、結

【是名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這「修不淨觀」,也有六種這個「毘缽舍那」的觀察,就是這樣子。
(2018.12.3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2-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l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