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点读书写字原创平台深度思考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作者: 阳春三月abc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7:33 被阅读2次

几天前午餐时间去一家餐厅吃饭,临近尾声时微信铃声响了,原来是儿子找我聊天,回复以后我俩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打字。边打字边听着餐厅里看似老两口的两个老年人和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聊天。

聊天的主题是现在办一场婚礼需要的消费。年龄的悬殊差距,背景的不同使四人的谈话千差万别。年轻的女孩不屑于两位老人在听说办一场婚礼需要三十几万时的瞠目结舌态度。眉飞色舞的描述在自己家的镇子上都普遍的彩礼价码:8~10万,而且这还不是最高的。并说自己结婚时就要了8万,觉得亏了。

我当时真想说:姑娘 你要那么多彩礼,将来黄了怎么办?

如今在许多的农村无论男方家的条件如何,父母都想尽一切办法为儿子攒钱娶媳妇,因此家里没有个十万二十万的甭想给儿子办彩礼。更不用说结婚了,那就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餐厅遇见的女孩理直气壮的索要彩礼,美其名曰:要彩礼也是为以后好好过日子,况且如果不要的话男方家就不会重视这婚姻,甚至会轻视她。

所以我想姑娘是用彩礼的多少来衡量男方家对他的重视程度。把自己和彩礼放在天平上称量。

同种物质能比较,不同种物质怎么比较?不得不说:姑娘  你衡量事物的标准真是特别。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好的事物在人们心中的衡量标准是内涵和影响力。世界上有内涵的人很多,人渣也很多。我们不能说有内涵的人价钱就高,人渣就分文不值。

同学的姐姐家住离县城不远的小镇上,姐姐的儿子经人介绍认识一位邻村的一位姑娘,两人见面几次后相处的也还不错,于是就决定年底结婚。在结婚之前两家人见面串门就花去了男方家几乎三分之二的积蓄,等到快要到年底的时候男方父母还没有攒够儿子结婚的费用,只好到亲戚朋友家借钱,所欠的外债由老两口在儿子结婚后偿还。

许多的家庭因为儿子的结婚谈钱色变,甚至不敢提及儿子结婚的事,可又是不得不过的关。儿子结婚前生活是小康水平,结婚以后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

本人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也在唏嘘不已,我也是儿子啊。

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有值得发扬光大的,也有应去其糟粕的。娶媳妇本来是高兴的事,经过这一番折腾,反而不美,精疲力竭。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再有就是许多刚结婚的年轻夫妇的攀比心理,谁家的经济条件好,谁在结婚时彩礼多。把能过好日子建立在谁拥有更多的金钱上面。

我有一个老大姐,年轻时跟丈夫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苦日子终于过去了,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经人介绍处了女朋友,女孩各个方面都不错,纤细的个头儿,瓜子脸,大眼睛,白白的面皮,还戴着宽边眼镜,显得很文静。有涵养。相处一段时间后,女方提出要串门,当然人家没好意思说要彩礼,老大姐也很自觉,主动的给对方点去了十五万。幸亏老大姐在年轻时艰苦创业的成果显著,十五万点出去之后还未伤根本。然年近花甲的老大姐现今依然为自己积累财富奋战在第一线不眠不休。每次看到她都感觉到她头发越来越白,面容越来越憔悴,躯体越来越佝偻。很是心疼。

更可气的是儿媳妇自打结婚后一反常态,并且经常跟朋友攀比谁在结婚时老婆婆给的彩礼多,觉得自己吃亏了,不合适,别人还有比她得到更多的。

每每谈起此事满脸皱纹的老大姐都会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当初儿媳妇在刚结婚时是很满意的,因为就当时来说婆婆家的彩礼十里八乡是首屈一指的,而如今时过境迁,后来居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儿媳妇的心欲壑难填,经常怏怏不快。

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人们价值观也在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如今已身为父辈的几十年前的年轻夫妻在婚姻最初状态的时候的那种一穷二白的纯裸婚状态已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回到文章的最初餐厅的案例,老两口风风雨雨经历了半个世纪,如今金婚已过,却依然精神矍铄,开朗健谈。看不出有什么不开心或是不幸福。老太太说每天跟老头儿相依为伴,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扭秧歌,一起打太极。正应了那句少年夫妻老来伴。可见,婚姻的幸福与否跟金钱没多大关系。

文/阳春三月abc

图片/网络

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小镇年轻人结婚女方要彩礼十万 女孩说这不是上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mi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