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整个简书都被江歌案刷屏了。江歌案之所以一波热潮,源于咪蒙的一篇推文《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这篇文章10万+阅读量,被疯狂转发,不是没有理由的。抛开百万粉丝打底,咪蒙的推文本身就步步精巧,庖丁解牛,直指人性,想不火都不行。那么咪蒙的文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写作技巧?
一、细微的煽情
高手过招,不动声色。
之后,新闻曝光,刘鑫也没有站出来说,杀人犯是她的男朋友。
导致网上有人揣测,是江歌和凶手有不正当关系,甚至有人说,留学生就是在国外乱搞,男女关系混乱……
江歌妈妈急了,自己的女儿明明是无辜的。
她情急之下,就在微博上澄清,说初步推断,凶手应该是刘鑫的男朋友……
结果,因为江歌妈妈提了刘鑫两个字,刘鑫立马就翻脸了。
她直接在微信上威胁江歌妈妈:“你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
这些加粗的词汇很平常,但是在咪蒙的手中,他们就是画家的笔,淡妆浓抹,江歌妈妈的无辜、善良、无奈和刘鑫的自私、冷漠、猖獗跃然纸上。
我不评论这个事件中谁是谁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一个字一个分析,你就一定会被这种细微的煽情牵动。
在阅读公众号的时候,谁又会一字一句细细思量呢?
二、对比
江歌妈妈、姥姥、她本人都是善良的,刘鑫一家和她前男友都他喵混蛋。
从一开始的两个例子,咪蒙就在用对比让我们觉得:刘鑫这什么玩意儿。
咪蒙文章截图到最后那几句混蛋理论:
“江歌失去的,只是区区一条生命;而我失去的,是一份工作啊!!!”
“混蛋永远不会考虑自己给别人的巨大伤害,而是执着于自己的一丁点细微感受。”
“不要轻易原谅人渣。人渣早就原谅了自己,轮不到你来原谅他。而刘鑫告诉我们,人渣不仅早就原谅了自己,还表示绝不原谅你。”
层层递进,展示出两个派别,一个善良隐忍,一个自私恶毒,网友,你站哪一队?
这不废话吗?如果事实确实只有这些,那我妥妥站江歌妈妈。
可是谁又知道真相是什么呢?警察?律师?咪蒙?吃瓜群众?
no,是当事人。
当事人知道事实的一面,但他永远不会和盘托出。
回到文中,人渣的论述让我咬牙切齿,这就是一个作者的功底:让你的读者咬牙切齿、痛哭流涕。
三、感人的例子
有个例子让我想哭,我看见了给爸妈发微信,让多添点衣服。
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来自于父母无私的爱。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最难过的。江歌被刺,于我们,于刘鑫,也许都是同情,同情这女孩的悲惨遭遇。只有她的妈妈感同身受,所以她才一直说“痛死妈妈了”。
生活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咪蒙的文字将它们恰到好处展现出来,放在合适的位置,让读者回忆起自己的亲人,回忆起那一句句关怀。
文字的价值就是纪念,缅怀我们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反之,生活的可贵就是那些可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给我们爱和支持。好好感受生活,你的文字才有价值。
即使一万年,只要文字留下,总有人看到之后,热泪盈眶或者泯然一笑。
四、形象化写作
咪蒙在写过年的情节时,说江歌妈妈和外婆只能抱着她的遗照过了。话锋一转,刘鑫在干嘛?做头发、换头像、发自拍。
她没有说江歌妈妈和外婆很难过,她说了“遗照”,这个词很具体,只要失去过亲爱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孤独。
她没有说刘鑫很轻松,她说刘鑫做头发、换头像、发自拍,甚至描述了刘鑫“比着剪刀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温暖矫情的自拍手势,放在这里,愤怒从心里穿堂而过。
一个写作者,整片文章都是“梦想”“我很难过”“我好开心”,没有人能体会你的心情,你得用大家熟悉的东西传达情谊。
不要再像小学时,在那些花花绿绿的方格日记本上,每篇最后都写一句:“今天真开心!”或者“今天真难过!”。
end
我是简书园烟向晚,写故事的法律人、平权主义者,坚信思维改变人生!
欢迎多多点爱心,关注小园~这样我们就能一起进步啦!
更多文章请点击园烟向晚作品集(持续更新)
网友评论
对于你说的那篇文章,我没看过,所以对于里面具体深入观点还不太了解,通过你的分析了解了一大半。
最后一个我想讲的是,因为我自己也是学法的,站在法律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案件的话——一些具体案件事实相关机关还未公开,至于为何刘鑫的一些心里想法,可以做适当的推测,推测动机。今天看了一下微博新发的一个视频,采访的是江歌住宿的房东对于案件的一些基本情况,他说——案发后的17天江歌住的地方起火了,烧坏了很多遗物。尽管我们有理由自认为是刘鑫烧的,但是没有证据证明是她烧的话,这就是个问号。
对于为什么这么火,我觉得最要的原因就是刘鑫的做法与人们普遍认同的道德底线违背,于是才产生如此大的冲击?我们可以反问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证据面前,我们保持沉默,先停止舆论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