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自我是如何感知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链接的?
自我个体是通过身体的各个器官收到外界的刺激,来感知外部的世界,仅仅通过单独的刺激又是如何窥探外部世界的样貌?
肌肉记忆:
当我们刚刚形成胚胎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基因继承,便开始形成了自我个体.从那一刻开始,已经根据设定好的基因序列开始摄取外部的资源来发育自己.
出生之后,拥有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可以不单单可以接触母体,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
从单纯的纯本能反馈,一点点开始根据外部的环境形成初步的肌肉记忆.慢慢的学会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通过攀爬,一点点学会独立行走.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新的外界的信息.
比如学习如何骑自行车,学习如何游泳,都是刻在肌肉里面的反应,只要学会过,基本都不会忘记.
有一些变量比较多的技能,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学习过程,形成一定的认知,以及特定的步骤才能完成.
外部世界的认知架构:
个体能接触到的东西并不能代表世界的所有,想要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则需要学习更广阔的外部系统知识.
现代教育系统,让我们从小系统的学习目前人类所探索内容的架构.从而认识到我们的个体的渺小与宇宙的无穷.
世界如此广阔,人类个体的生命周期相对比宇宙的时间长度以及广度来说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就变得尤为中重要。
无论学习肌肉记忆的链接方式,还是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对于如何从自身出发开始链接到外部的内容都非常重要。现代人需要不断迭代更新学习方式,探索未知的世界,链接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