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开《哈佛心理课》,第一课便是“拆除那堵超级自恋的墙”。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把自恋的话题放在第一课,难道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自恋的倾向吗?
什么是自恋?自恋是指自我崇拜并过分关注自己的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
为什么说“超级自恋”是一堵墙呢?我首先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那位让人耻笑了若干年的盲人朋友,只是因为摸到了大象的胁部,便想象大象是一堵墙。
当然,墙还有隔绝的意思。那就是人一旦自恋起来,就会只会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一方面过度关注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只能活在自己的理想里,而不是活在现实中,最终只能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文章里还这样列举自恋的表现:爱慕虚荣,夸大自己,爱打扮臭美等。作者还形象地说,有人总是喜欢生活在有镜子的地方,看到镜子时,就对自己微笑,认为自己是最美的人;同时,在工作中,认为自己是最能干的,希望时刻得到肯定和表扬。
实不相瞒,书中叙述的这些“傻事”,我也做过,想必大多数人都会“于我心有戚戚焉”。
不必紧张,自恋的表现,大多数人都有过,只不过是不能过度自恋。过度自恋是一种病,得治。
个体将过多的精力和兴趣投放到自己身上,当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时,便会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
本人不是心理学专家,在此也无意讨论谁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多只是好奇一下,原来过度自恋还会是这样的结果。
无独有偶,刚才查资料,问度娘,看到这样一个例句,觉得很有意思,便也摘录下来:“文学,只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去满足一些有自恋倾向的人罢了。”
自从来到了简书,了解到“简书是一个优质的创作平台”,所以也学会了简书思维,凡事都喜欢往简书里扯。
恕我生搬硬套,简书就是一群喜欢自恋的人,集中在一起,相互满足自恋需求罢了。
哈哈!不说了,再说可能要招致板砖伺候了。
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分享一下,接下来怎么做:
第一,自我分析,而不是一味的自我欣赏。自我分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列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列出与自己的性格相关的真实事件。假如你的自我分析中只有优势和成功,肯定是自己骗自己。当发现自己缺点和劣势的时候,你也会找到自我修正的方向,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看世界,而不是挑剔。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尝试着把专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离自己最近的人。试着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当你看到更多的人身上,有更多的让你停留目光的优点时,你的生活会丰富起来,同时会觉得生活更加有趣。
第三,允许自己犯些小错,不追求绝对完美。自恋型的人,因为要强不允许自己犯错,所以每天谨小慎微,哪怕一点点小事都追求完美,虐人虐己。尝试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把批评当成一种激励,只有希望你成长的人,才会批评你。
拆除超级自恋那堵墙,健康快乐每一天!
网友评论